政治发展中的政治共识问题研究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163mai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共识是政治体系顺利运转的前提,也是政权合法性的基础。当今世界,各种内外因素正在解构现代国家的政治共识。这一现象在后发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国家具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天然的分裂特质,政治体制转型又带来了新的矛盾和冲突。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盲目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容易导致共识破裂。中国目前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同样面临着种种矛盾与困境。如何有效弥合冲突,构建起政治共识是当代中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政治共识的系统化研究对于促进现代国家的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政治共识作为一国精神层面的支撑,贯穿了包括国家建构、民主转型和有效治理在内的整个政治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治共识构建的侧重点不同。在国家建构阶段,应更注重国家认同和价值共识的构建;在民主巩固时期,应进一步凝聚价值共识和制度共识;而在有效治理阶段,应着重加强制度和政策共识的构建。由此可见,政治共识涵盖着四个重要内容:国家认同、价值共识、制度共识和政策共识。其中,国家认同是政治共识的根基和底线,国家认同的弱化会导致国家分裂,一国的政治共识就无从谈起;价值共识是政治共识的第二个层次,一个国家如果要维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就必须实现政治信念在某种程度上的共享。这是巩固政权合法性,规范社会成员行为所必需的;制度共识是政治共识的第三个层次,政治制度是政治体系运行的框架和平台,是构建政治共识的有力抓手;政策共识与人们的利益息息相关,没有共识型的政策,利益保障就无从谈起,政权合法性就会失去根基,政治系统将难以稳定。在明确了政治共识四个层次的内容以后,需要进一步探析影响政治共识的因素。具体来说,要剖析每个因素对于政治共识各个层次的影响,以期得到一个多层次的直观的影响因素矩阵。影响政治共识的因素分为结构性因素和能动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又可以细分为社会条件和制度。为了使社会条件的研究脉络更加清晰,本文以个人身份作为切入口进行梳理,即按照各种身份的开放程度来勾勒它们之间的逻辑关联。种族、族群、宗族是与生俱来的,难以改变,完全闭合;文化、宗教则有一定的韧性,但并非一成不变,具有半开放性;阶层、政党身份可变性较强,较为开放。通过对各种身份进行排序,就得到了一个从闭合逐渐走向开放的谱系。此外,各因素之间的组合还能产生“横切分裂”和“重叠式分裂”效应,它们能增强或削弱单个因素的作用。由于资料和时间有限,本文没有得出各因素的权重,这个开放的模型为各国情境的多样性留出了进一步开发的空间。接着,从分权和集权的角度展开制度对政治共识影响的讨论。分权型制度可以分为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其中,制度化水平是影响横向分权的重要因素。纵向分权虽然能减轻中央与地方的固有矛盾,却增加了地方之间冲突的风险或者给地方的分离主义以可乘之机。对于集权型制度来说,集权的程度是影响制度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动因素包括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和关系模式。由于价值观过于抽象,且与共识相关的价值观并不普遍,本文采用政治宽容这一因素来涵盖。政治主体之间的关系分为精英之间的关系和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关系,前者可以分为合作、碎片化、妥协和极化四种,后者可以分为妥协、镇压和动员三种。在分别探讨每一种情况对政治共识影响的基础上,又研究了两种类型之间的组合影响。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四个国家进行案例分析:在族群宗教型分裂中,乌克兰和马来西亚是两个典型的例子。原本民族仇恨并不深厚的乌克兰因为不断强化民族差异而造成了国家分裂。族群结构复杂的马来西亚却通过价值和制度共识的构建逐渐弥合民族分歧。在政党阶层分裂中,我们选取了泰国和西班牙作为案例。泰国的政党政治不发达,与阶层联系不紧密,在民主转型期间只能任由街头政治的蔓延。西班牙的政党和阶层关系密切,政党能积极引领阶层的行动,配合政治精英完成民主转型。经过对案例的对比和总结,得出了政治发展中的政治共识构建建议。除了指定的分裂类型以外,本文又从更全面和广泛的视角提出了政治共识构建的国家类型学。对发展不平衡、对领土没有完全管辖权、合法性缺失这三类国家分别提出了政治共识构建的建议。最后,本文研究了中国政治共识问题。我们从政治发展的视角梳理了中国的政治共识实践。在当代,中国政治共识总体上的成功离不开历史基因,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中流砥柱作用。当下中国的政治共识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不利的结构性因素包括我国的多民族国家构成、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复杂化、香港台湾近期的政治状况、中西方在观念和利益方面的差异等。不完善的能动性因素包括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国家制度和国家法律的完善程度和贯彻落实程度、国家政策保障民生权益的程度、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程度等。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性,建立合理的制度,制定有效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化解这些负面影响。
其他文献
“民歌新古典”是当代作曲家栾凯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全新的民族声乐作品风格。近年来“民歌新古典”作品不断涌现,其中许多作品被编入高等音乐院校声乐作品集,成为音乐院校教学的保留曲目,更有不少作品被指定为全国声乐比赛的参赛作品,同时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喜爱与好评。本研究以“栾凯‘民歌新古典’作品审美内涵研究”为题,全文旨在通过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理念结合音乐本体对栾凯“民歌新古典”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物质、能源和空间。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矛盾。20世纪以来,人口剧增、资源减少、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自然资源管理问题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自然资源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都离不开自然资源数据和信息的支撑,在宏观领域,绿色GDP核算思潮催生了SEEA系,在微观领域,环境会计逐渐融入企业日常核算。SEEA脱胎于SNA反映经济发展中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跨境资本流动的大进大出使得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金融稳定遭受严重冲击,触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市场动荡。后危机时代,跨境资本流动呈现出波动幅度增大、波动周期缩短的新特征,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也在这种资本流动的往复中不断承受压力,甚至遭受系统性冲击。因此,对大多数新兴经济体来说,管理跨境资本流动,尤其是具有顺周期性、易超调、波动性大的短期资本流动,是一项严峻
工作团队由于其机动灵活及对组织绩效的高贡献,成为组织运营的基本工作单元。随着外部环境动态性、复杂性和竞争性日益增强,团队工作内容日益复杂,诸如探索与利用、集权与分权、规则与效率、标准与创新等矛盾问题不断涌现,团队的不同产出结果之间的张力效应逐渐显现,团队效能的提升机制越来越复杂,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下提升团队效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领导是团队效能的众多影响因素中不可替代并且至关
南北朝时期,史载往来于南北间的聘使多以才学见称于世。著名文人担任聘使,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文学优赡是文人参与交聘的重要前提,而交聘文人也以其独特的身份优势,促进了南北的文化交流。本文立足于南北朝交聘文人及其创作,以“交聘”作为视角,考察南北朝时期文人参与交聘活动的现象以及交聘中的文人创作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南北朝文人交聘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拓展南北朝文学的研究。全文围绕以下四个
学位
亚当·斯密(1723-1790)作为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在政治法律领域也有着巨大贡献。其中,斯密的政府起源思想,凝聚了斯密的法理学或政治法律思想最为精华的部分。本论文旨在准确阐释斯密的政府起源思想,厘清其内在逻辑、价值意义。除结论外,正文主要由如下几部分组成:第1章为绪论,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从现有文献看,斯密的政府起源思想主要体现在斯密对政府的最初形态、政府的
正当程序原则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早起源于英国1215年《自由大宪章》第39条,后经一系列法律文件的确认,最终发展成为了英国法中一项核心原则。受英国法的影响,正当程序原则在北美大陆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美国独立后颁布的宪法第五和第十四修正案,使得正当程序原则发展成为了美国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正当程序原则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成为这
学位
《良友》画报是我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的新闻画报,从1926年创刊,至1945年停刊,共发行了172期的《良友》画报,以及2期特刊。《良友》画报内容丰富,是珍贵的民国历史研究资料,彰显了民国时期的设计审美、设计思想与设计文化。本文以《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从中探究新女性形象建构的相关设计问题。《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图像,较为翔实地记录了民国时期女性形象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