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面临着来自于国内外的强大减排压力,在国际上,我国作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发达国家一直试图将我国拉入强制减排的行列,2020年以后我国承担量化指标已经成为不远的事实。而在国内方面,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资源短缺,环境承载力有限成为我国国情新的基本特征,近年来雾霾天气越来越受到国家上下的关注,低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发展的必要目标。然而,我国长期以行政命令减排的方式已经出现了不合理之处,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对企业的低碳发展也不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基于此,选择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能够最大程度的刺激企业以更加成本有效性的方式降低碳排放,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低碳竞争力,也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和繁荣我国的市场经济。碳配额分配机制的确定是碳交易的基础和中心环节,直接影响到碳市场乃至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当前中国碳交易市场试点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深圳、上海、天津等交易已经上线,但是全国性碳市场建设的前景尚不明朗,因此,研究碳配额分配机制的具体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碳市场的建设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基于国际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机制的经验教训,例如欧盟的EUETS、美国RGGI、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机制等,结合国内碳试点配额分配机制的实践,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的研究方式,分析“总量控制和交易”(Cap-and-Trade)的交易模式下具体的配额分配机制,综合考虑试点区域经济、产业和能源结构等特点,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能以成本有效性的市场化手段实现碳约束目标并能够同时激励企业低碳发展的碳排放权配额分配交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