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竞争的优势由要素、投资转向创新推动,创新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表现为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越来越表现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或城市集团的竞争,城市群作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具有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论文以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环境为研究对象,分析长三角城市群整体以及区域之间创新环境存在的差异,为政府制定改善区域环境、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供针对性的意见和策略。论文共分为七章、四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章节安排;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该章主要介绍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梳理国内、国外对创新环境的研究以及与研究开展相关理论介绍,为下文书写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首先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现状,包括区域经济现状和创新活动空间分布情况;其次从创新基础、金融市场环境、创新政策环境、创新技术环境、创新人文环境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基尼系数以及NICH指数对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环境进行量化分析;运用地理空间可视化对创新环境进行空间格局演化探究;最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对影响创新环境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对策;第四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概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和主要观点,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有待完善优化的地方。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环境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环境存在东部优于西部的空间分布态势,创新环境非均衡的特征明显,创新环境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合肥市,而低值区多表现在马鞍山、舟山、宣城、铜陵、池州市,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环境发展速度总体上处于较低速增长区;影响创新环境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是创新基础环境、金融市场环境、创新技术环境以及创新人文环境。最后,针对创新环境发展现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一是发挥区域协同创新效应,带动创新环境均衡发展;二是重点聚焦发展短板,提升创新环境综合实力;三是提高创新意识,优化区域创新文化环境建设;四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企业创新机制;五是提高区域经济水平,为创新环境发展提供物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