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南部中条山地区新太古代岩石的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japa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克拉通基底拼合时间、克拉通的构造与演化过程是NCC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中条山地区位于NCC南缘且前寒武纪基底岩石地层发育较为完整,该区发育大规模~2.5Ga事件,但其研究主体以TTG、花岗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本研究重点选取中条山西北侧涑水杂岩中的二长花岗质岩体和TTG片麻岩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查明中条山北段二长花岗质岩体和TTG片麻岩的精确形成年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以及Lu-Hf同位素的研究,进而确定各岩石成因、形成环境等,从而对早前寒武纪时期地质事件及其意义进行探讨。通过对涑水杂岩与其南部太华杂岩、登封杂岩的研究,探讨了华北克拉通南缘ca.2.5Ga地质事件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厘定了中条山地区存在一期构造热事件,即形成于2533±16Ma的二长花岗质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表明,该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可能是由2.7~2.9Ga镁铁质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所形成。此外,锆石边部年龄信息反映该地区在大约2200Ma发生过一期构造热事件。(2)调查研究了分布于中条山东北部绛县一带的TTG质岩石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源区性质及构造背景等。该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为2513±16Ma,表明其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为钙碱性系列,其源区物质主要来自于亏损地幔部分熔融引起的底侵作用,进而诱发镁铁质岩浆部分熔融。(3)中条地区~2.5GaTTG质岩石和二长花岗岩体共同指示华北陆块于新太古代末期已基本克拉通化。(4)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条山地区的涑水杂岩与鲁山、小秦岭地区的太华杂岩以及登封杂岩的形成年龄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对华北克拉通ca.2.5Ga的地质事件进行总结并分析其意义。
其他文献
湖泊富营养化被认为是沉水植物衰退的重要原因,然而对其中蕴含的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氨氮、低光等单因子或两因子胁迫实验上,关于富营养化水体衍生物质—硫
司马辽太郎(1923~1996)是战后日本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大众文学家。其文学作品主要以历史为题材,战争为主题。他在作品中表达的历史观在战后日本普通民众以及社会精英对近代历
为了弄清楚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提高巴基斯坦马克兰增生楔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识别的准确性,论文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的“环印度洋天然气
光是一种电磁波,其物理属性包括能量和动量,其中动量可以分为线动量和角动量。角动量包括由偏振决定的自旋角动量、由光场空间分布决定的内禀轨道角动量和与光束传播轨道相对
气溶胶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它的存在直接影响气候变化,改变地气系统能量平衡。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环境污染逐渐加重,尤其在工业现场附近
对于长碳链的醇类水溶液、含硫量较高的钢液、液态镓等流体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其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此时流体在表面张力梯度驱动下沿着温度梯度方向流动,称为反常热毛
生物信息学兴起和快速发展推动了生物学技术的革新并产生了大量的生物学数据。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方向是在这些海量的生物学数据中获取在生物学上有用的信息。在人类生命科学
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纳米颗粒在药物输运、生物检测、细胞成像、光热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些应用中,纳米颗粒都需要与细胞膜发生相互作用。然而,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6年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在这30多年来取得巨大的发展的。这30多年来,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改革开放初期调控缺乏经验,
本文从投资者主体角度,研究在线社交学习对投资者风险态度的影响。以往对风险态度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从问卷、调研、实验等获得的,带有主观因素的数据。本文利用爬虫技术,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