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也随之迅速增加。但是由于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权不断上移,事权不断下移,使得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预算内的财政收入越来越难以满足其不断膨胀的支出需求,所以举债融资的倾向也就愈加强烈。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实行了较大强度的积极财政政策,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扩张。根据我国审计署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虽然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整体处于安全范围,但是部分地区已出现了严重过量负债或债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面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局部风险严重的现状,若放任地方政府债务继续扩张,将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债务危机,对我国甚至是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因此,进一步防控债务风险对于保证未来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目前在结构方面所显现出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未来我国相应的治理政策。本文在搜集、查阅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的基础上,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结构的角度系统的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首先,详细阐述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次,依据审计署公布的相关审计结果中的统计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整合并绘制大量图表的基础上,从债务的规模和结构两个的层面,直观系统的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在此,分别从区域分布结构、层级结构、举债主体结构、资金来源结构、资金使用结构、偿债期限结构等多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务所显现出的风险进行了结构性的分析。然后,从体制建设、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及政策变动、债务管理等多方面系统性的探究了债务风险的具体成因。最后,在对我国近几年加强管理地方政府债务具体措施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分别从完善相关体制建设、加强债务管理、完善政府融资方式等方面探究了进一步有效防控债务风险的合理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