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保险业在经历快速发展的同时,保险欺诈现象也愈加严重,其中保险代理人欺诈具有更广的危害性和更严重的社会影响。引致保险代理人欺诈行为的既有现有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有效性不足以及保险代理人市场定位不清等一系列现实的市场和制度因素,也有更深层次的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关系本身的因素。本文通过这两大方面因素分析,认为可以从市场和制度建设以及信息不对称下委托代理关系本身入手,运用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结论同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保险代理人欺诈行为。出于既定的研究目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有关保险欺诈的研究文献做了梳理,为文章的后续写作做铺垫。第二章首先描述了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保险欺诈的各种形式,然后分析了保险欺诈的法律和经济学意义,同时从保险公司的公司治理角度提出了保险欺诈约束的概念,最后构建了基于成本收益核算的博弈模型,并应用这一模型对保险欺诈现象的一般原因做了解析。第三章以保险代理人欺诈为分析重点,首先总结了我国保险代理人市场和保险代理人制度的相关特点,之后探讨了代理人欺诈行为的表现及其影响,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市场和制度以及委托代理关系本身两个方面论述了保险代理人欺诈产生的原因。第四章承接第三章分析结论,通过传统模型评述以及双重因素下长期动态激励均衡模型的建立对信息不对称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涵做了阐释,进一步解释了保险代理人欺诈行为。最后一章提出了解决保险代理人欺诈问题的相关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