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历史,传统村落是农耕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既是地域历史的遗迹,又是文化记忆的凝聚。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大量村落的原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同时,一些乡村旅游项目的盲目开发与村落的空心化导致了大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衰败和消失。若想保留下这些地方文化与历史的“活化石”,使失去活力的传统村落重新焕发生机,对这些传统村落的改造刻不容缓。辽宁省朝阳市唐杖子村八盘沟村组,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农耕文化传统村落的一个典型代表,即保留了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和街巷布局,又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时代影响产生了特殊的梯田景观,因此对其的改造设计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论文分为绪论、文化视野下传统村落景观改造设计的理论基础、文化视野下传统村落景观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辽宁省朝阳市八盘沟村景观改造设计实践、结论五大部分;其中第四章辽宁省朝阳市八盘沟村景观改造设计实践为主体内容。在对村落现状的详细要素进行分析后,总结地域文化特色,尝试对八盘沟的整体结构、院落布局、建筑外观等进行改造。并针对地方文化特征和现状资源提出了进一步的保护和发展策略,探究文化视野下传统村落的进一步发展趋向动态及设计手法。通过对八盘沟村的改造设计研究可以发现,对传统村落的改造设计不能凭空想象,千篇一律;而是应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进行符合地方特点和时代特性的设计。文化视野下景观改造的要点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设计与原环境相融洽的新景观,尽可能恢复地域景观的文化特色,提取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赋予新景观统一的元素特征。这种新的元素特征可以是一种新的文化体现,但是必须与村落的历史传承相融合,村落的更新改造离不开历史文化的传承,要恢复好传统村落自身的公共空间特征,保护好地方传统工艺,节庆活动,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文化内容,才能提升村落的吸引力,焕发村落活力,从而改善经济落后和环境破坏的问题。由此,从文化角度出发对传统村落景观进行改造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