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宁地区军事地理研究

来源 :西藏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ap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宁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黄土高原西隅,是由内地西向西北、南达西藏重要交通咽喉地带,突显其在西北乃至全国版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历史军事地理的视角出发,以清代为断代,以西宁地区三县四厅为空间范围,探究清代西宁地区军事防御态势,结合地方志等文献资料具体研究清代西宁地区历史军事地理,以期丰富区域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也为当今国防建设提供些许历史借鉴。文章运用历史地理学相关研究方法,按照历史军事地理研究范式对清代西宁地区进行研究。作为西北重要的枢纽地带,清代西宁地区军事地理地位十分重要,清廷极为重视对其经营。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对军事行动都产生着重要影响。从防御力量上来看,清代西宁地区军事力量具有多样性,包括土司和部落武装力量、八旗驻防兵力、绿营营汛、短期防兵、备兵、乡勇和练军。出于战事和形势所需,不同时期清廷在西宁地区积极对不同军事力量进行使用。其中土司和部落武装力量在清代西宁地区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协同清军进行历次军事平叛等行动。清前期主要以八旗和绿营兵力为主要军事力量,同时绿营兵力在布防上也具有一定的时空特征;清嘉道绿营兵力没落后,以乡勇、团练和练军为主要军事力量。总体而言,有清一代随着时间的演变各种军事力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防御设施上来看,为加强区域军事防御,清代西宁地区形成了众多防御设施。对关隘、堡寨、城池、长城、驿站交通等重要的防御设施进行研究,揭示关隘堡寨的空间分布特征、城池的防御特点、长城空间走向的防御作用、驿站交通的空间格局。宏观上,清代西宁地区的防御设施呈现出了多层设防的特点。从战事分布来看,对清代西宁地区战事的统计标准以及时空的界定进行论述,进而探讨清代西宁地区战事的时空分布。通过对清代西宁地区战事的梳理和研究,其在时间上形成了三个明显的阶段性战事高峰,而在空间上表现为三个主要的战事分布区域,呈现出“新月形”的特点。
其他文献
班级的发展离不开辅导员的教育管理,而辅导员的工作开展也离不开班委们的支持和配合。培养一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工作认真、关心集体的班委队伍是一个优秀班级必不可少的条
随着我国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长期照护特别是老年长期照护的社会需求日益旺盛,为解决家庭内照护供给不足、保障受照护人员有尊严的生活,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于2016年正式颁布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全国15个城市先行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其中,上海市作为试点城市于2017年1月1日开始了长护险试点,对象主要是60岁及以上参加上海职保和居保的老年人群。三年来普陀区最为上海
针对单一不稳定低透气性煤层具有产状变化大、煤层松软、透气性差、抽采困难等特性,义煤集团不仅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攻关,如卸压增透技术、除常规抽采方法以外的立体网格抽采和
平煤股份八矿工作面掘进过程中突出危险性严重,瓦斯涌出量大,测试指标超标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对水力射流配合底板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瓦斯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八矿掘进工
教育评价技术方法中教育测量理论是应用教育统计学方法来实现的,众所周知,正态分布是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重要分布,按照数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经统计分析(样本数≥30)93%的考试成绩分布状况在直观上呈现为“中间多,两边少,左右基本对称”的特点,因此被测验对象的学习或某种能力指标和某种能力指标的测验结果ξ可以近似地用正态分布N(μ,σ2)来描述。因而通过样本对总体的某些特征(如均值或方差)推理判断,已
新河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害较为严重。针对防水闸门和潜水电泵系统的优缺点,分析了新河矿井井底车场周围巷道围岩情况,认为新河矿不适合建立防水闸门。分析了影响防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