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脑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为复杂,最为精细的系统,它由解剖上相连、功能上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脑区所组成。近年来,脑成像技术,尤其是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提供了获取大脑各种数据的影像学工具,很多研究都在致力于利用神经影像数据寻找各种脑疾病的生物标记,以期探讨其发病机制。对精神疾病寻找可靠的生物标记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目前关于静息态网络的研究主要还是针对单个疾病的研究,寻找单种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与正常人具有显著差异的指标作为可能的生物标记,而事实上大量的实验已经表明很多的精神疾病是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的,去找出精神疾病的共同生物标记比找单个疾病生物标记更有意义。但是去寻找多种精神疾病的共同生物标记是一项更具难度的任务,针对这一问题,2015年Gan等提出了一种新的很有效的方法——2-D fdr(local false discovery rate),这种方法利用了数据的联合分布,不同疾病数据集之间的信息被充分保留,具有更高的效用。所以本文收集了双相障碍患者分别处在躁狂期和抑郁期的fMRI数据15例和41例,以及正常对照组数据49例,运用2-D fdr的方法来研究双相障碍病患者在不同发病状态下的共同功能连接差异,我们认为在不同发病状态下同时存在的异常功能连接更有可能是双相障碍患者的生物标记,能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双相障碍患者不同发病状态下,有13条连接同时表现出与正常人的显著差异,这些连接所涉及的脑区主要分布在前额部分脑区,丘脑,梭状回,扣带回和豆状壳核等脑区。而对于躁狂相,还存在一些额叶之间的连接,以及额叶与回直肌,扣带回的连接异常。而抑郁相主要还存在额叶与舌回,海马和梭状回之间的连接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