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百年乡土文学视野下的浩然小说创作

来源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ei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浩然小说是中国百年乡土小说的一个标本,其折射出中国百年乡土小说的流变,也昭示了百年中国文学以及百年中国文化的变迁。论文在对浩然小说创作研究进行史的梳理的基础上,把浩然小说创作放置在百年乡土文学视野下,结合浩然风雨四十年的创作历程,对浩然小说中的主旨构建、新人书写、史诗诉求进行发掘和考量,力图揭示浩然小说创作的复杂性、多面性。   全文分绪论、正文四章以及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从时间、空间和民族灵魂铸造三个层面来探讨百年乡土小说的发展过程;梳理浩然小说创作的研究史;在挖掘研究现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以50-70年代、新时期和世纪末为界,结合文化语境、文学思潮的变迁探索浩然风雨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揭示浩然从十七年到文革不断强化文学的政治意图的历史进程,考量其在新时期政治视域下的艺术探寻,审视其世纪末政治诉求下的艺术创作心理。   第二章探讨浩然小说的主旨构建。本部分解读浩然小说如何建构单一而平面的审美模式,成为传播社会主义革命合法性的大道通衢,探讨文本中民间话语、精英话语和政治话语之间的纠结;考察政治话语内部社会、家庭和道德之间的拼贴;剖析总和政治、政策紧密相连的思维方式带给浩然新时期创作的损益。   第三章考察浩然文本中的新人书写。从被革命理念完全占据的精神世界,以及政治道德化和面对面冲突的修辞方式两个方面来阐明浩然小说中新人的构筑,分析作为政治乌托邦具象表征的新人的文化寓意和审美局限,并勾勒浩然在新时期人学道路上的艰难求索。   第四章讨论浩然小说的史诗诉求。这一部分探讨政治框架下的历史阐释和生存境遇及心理动向的艺术想象,二元对立的整体结构和细节的填充,以及阶级世界和乡村日常生活并存等浩然小说所诉求的史诗模式。   结语大致分析浩然之后的乡土小说的发展状况和前景。文本依旧政治化,但阐释方式从为政治转向为人生,浩然之后的的乡土小说在历经蜕变以后,超越具体的社会政治问题,将题材领域扩展到人性、家族、文化各个层面。
其他文献
《醒世姻缘传》是一部用山东方言写成的白话小说,大约成书于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时期,该书反映的正是这段时期语言发展变化的状况,又由于该书语言具有
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现代工业文明和发达的商业文化聚集地,有着享誉世界的“东方巴黎”的美称。在全新的现代都市空间中,海派文学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叙事模式,将西方现代派
甲午战争失败后,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一部分精英知识分子在国家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认识到器物的学习并不能解救中国,唯有学习西方先进的
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占有着日益重要的地位,通过创造美的环境和物品优化人们的生活、陶冶情操。环境艺术设计方案主要是对设计的文字表达,也就是对设计中的思维方式、创意的语
为了保证鲜(冻)肉类食品的安全,我国2016年颁布了GB 270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畜、禽产品》,对鲜(冻)畜、禽产品的原料、感官指标、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以及农、兽药残留限量都作出了规定。而为了保证鲜(冻)牛肉产品的质量,我国还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鲜(冻)牛肉的产品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和商业行业标准,鲜(冻)牛肉的产品标准名称和标准号见表1。  1 鲜(冻)牛
期刊
《不存在的骑士》作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是卡尔维诺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往大多数学者都是把它放入三部曲中整体去研究,这样所存在的问题就是,过于从宏观上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