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和物流科技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竞争主体的改变和不断发生的干扰事件,给供应链管理带来了深刻变革。如何在激烈的竞争和频繁的干扰环境中,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改善供应链绩效成为理论界和管理实践界的一项重要课题。供应链结构优化,作为供应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及提高供应链的鲁棒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供应链结构优化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国内外竞争供应链、供应链结构优化以及供应链干扰管理的相关理论、方法进行系统概括和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基于链际竞争的供应链结构优化模型,来求解最优的供应链显性结构;其次,建立了基于生产竞争的供应链隐性结构非线性规划模型,确定供应链的占优隐性结构;再次,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扰事件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并确定了供应链重组的干扰阈值;接下来,构建变分不等式优化模型,分析重组应对干扰事件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本文所构建的优化模型的科学性。
利用变分不等式和空间价格均衡理论,构建了竞争环境下的供应链显性结构优化模型。在明确供应链潜在节点企业,以及潜在连接方式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供应链设计原则和步骤,综合考虑利润最大化、市场占有率最大化以及碳排放最小等多项目标,利用所建模型确定最优的供应链结构,并利用欧拉算法,对数值算例进行求解,说明了优化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利用非线性规划和博弈理论,构建了生产和需求同时竞争的供应链隐性结构设计优化模型。在供应链显性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链内Stackelberg博弈以及供应链之间的Nash博弈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分别在线性需求、非线性需求以及随机需求三种不同的需求状态下,求解了分布式情景、一体化情景以及混合情景下的最优解,在此基础上,根据博弈理论,分析供应链的占优策略,确定最优的供应链隐性结构。
利用非线性规划和供应链干扰管理的思想,构建了干扰后的供应链竞争模型。干扰事件的频繁发生,影响了供应链的绩效,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应链的结构,本文考虑需求和成本两种干扰,分析了不同程度干扰事件对供应链上产品的价格和供给量等决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影响供应链结构的需求和成本干扰阈值。
利用变分不等式和空间价格均衡理论,构建干扰后以及重组应对干扰的供应链优化模型。在干扰事件造成供应链中断,即供应链上的产品供给量为零的基础上,分别从链内重组和链际重组两个角度,来分析重组模型应对干扰的有效性,并分析了链际重组优于链内重组所要达到的条件。以可乐市场的竞争为例,针对上面的理论研究进行实证分析。在给出两家可乐公司供应链的潜在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所建优化模型,求得均衡的供应链结构,与实际的可乐供应链结构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供应链竞争和供应链结构优化的理论体系,拓展了供应链干扰管理的应用范围,本文的结论有助于管理者因时制宜的设计科学的供应链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程度干扰事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