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着我国各省市区物质资本存量的估计、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估算、以及资本增长、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三个问题进行研究。现有研究中关于我国各省市区资本存量的估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不可避免会影响后续相关研究的可靠性。本文回顾了已有文献中关于我国各省市区资本存量估计的现状,选择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作为投资指标,分别选择了GDP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作为投资价格指数指标,分别选择了5%的折旧率、6%的折旧率和折旧额指标作为资本折旧的指标,分别运用稳态均衡时投资增长率与基期资本之间的关系、资本产出比的方法估算了基期资本存量。由此,测算出了我国各省市区1952年至2012年的物质资本存量。准确地测算资本-劳动的替代弹性是研究经济增长与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关系的前提条件。但是,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估计在较高程度上依赖于对生产函数形式的选择与估计。因此,如何选择生产函数的形式或者设定一种合理的生产函数形式是准确地测算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必要条件。通过对生产函数的比较分析表明,GVES生产函数具有优良的理论性质,尤其是在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方面。GVES生产函数满足生产要素边际产出递减规律,满足资本和劳动具有互补的性质,而且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与单位劳动所占资本、资本的产出弹性、劳动的产出弹性等因素均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本文选择了GVES生产函数作为研究工具。通过构建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出了GVES生产函数中的技术参数,并由此计算出了在GVES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资本的产出弹性、劳动的产出弹性、资本的边际产出、劳动的边际产出等重要信息。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测算结果表明,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从1995年的1.033416提高到2011年的1.221023,几何年均增长率为1.0481%。在资本的产出弹性、劳动的产出弹性、资本的边际产出、劳动的边际产出、单位劳动所占资本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资本增长、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设置五种不同情境,分别估计了资本增长、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以及差异状况。在不同时期情境之下,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呈不断上升的态势,而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有缓慢下降的态势。在区域分布情境之下,除华东以外,其他区域的资本增长与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小。在资本产出比情境之下,当资本产出比小于3时,资本增长和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变化幅度较小。当资本产出比大于3时,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人均资本装备率情境之下,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随着人均资本装备率的变化呈“U”形变化,而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随着人均资本装备率的变化呈倒“U”形变化。在边际技术替代率情境之下,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随着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变化呈“U”形变化,而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随着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变化呈倒“U”形变化。本文物质资本存量的估计和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测算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地数据信息。这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理论的研究,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政策的制定。今后工作的两个重要切入点:其一,将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应用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之中:其二,估计出各地区分三次产业以及分行业的物质资本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