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张力对液滴形成和运动形变规律影响的可视化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alenthers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滴的形成与运动是表面张力测定、喷墨打印、燃油雾化等许多工程应用的基本物理过程,依据形状变化探究液滴形成和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可视化手段对液滴形成及滴落过程进行观测,探究液体的表面张力对此过程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及结论如下:1、分别建立了描述液滴形成的静态液滴轮廓模型、描述液滴形成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及Lamb线性振动周期模型,分别得到了相应的Bo数、Ca数、Re数和We数。2、搭建了液滴形变可视化实验台,完成了对液滴形成及其滴落过程的可视化实验观测。发现:(1)液滴的形成可分为三个过程:初始波动过程、恒速延伸过程、加速延伸过程。其中,稳态或准稳态下液滴的轮廓形状由Bo数控制,恒速延伸阶段由Bo数控制,加速延伸阶段由We数控制。当液滴形成周期较短时初始波动过程与恒速延伸过程同时进行。Bo数影响恒速延伸过程的速度,We数影响液滴加速过程时间以及加速过程的拐点时刻。(2)影响卫星液滴运动趋势的因素主要有韧带伸长率、交互时间、卫星液滴体积。韧带伸长率越长下端点处的毛细压力越大,卫星液滴运动越趋于向上。无量纲交互时间越长向上的毛细压力作用时间越长,卫星液滴运动越趋于向上。卫星液滴体积越大向下的重力影响越显著,卫星液滴运动越趋于向下。卫星液滴与残余液体或主液滴接触时的速度、角度、曲率也会影响卫星液滴的运动趋势。(3)液滴下落后初始时的振动形变由韧带破裂时局部表面毛细压力不平衡导致。在粒径较大的液滴初始下落过程中表面存在高阶表面波。高阶表面波的振动随时间推移逐渐消失,最后液滴以n=2的表面波形式作轴对称振动。(4)液滴初始阶段虽存在高阶表面波,但实际液滴振动周期与n=2下Lamb的线性理论振动周期基本一致,可根据Lamb的理论模型估算液滴的振动周期。3、分别用滴重法和白金板法测量液滴的动表面张力和静表面张力并分析了微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的作用规律及表面张力对液滴形变运动的影响规律。发现:(1)液滴在形成及下落过程中界面上SDBS分子未达到吸附平衡;(2)动表面张力大于静表面张力但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与静表面张力的差距缩小。(3)表面张力对液滴振动周期和振幅有影响,表面张力减小,振动周期延长,振幅增大。4、结合实验结果,建立了描述液滴振动形变的数学模型。
其他文献
介绍了现在国内化工企业高压大功率笼型和同步电动机起动条件和对电网的影响,比较了目前国内几种起动装置的技术特点,提出液态软起动装置对于化工企业高压大功率笼型和同步电
通过极差分析和功效系数分析研究了钼尾矿与水泥的质量比、PC减水剂用量及水灰比对钼尾矿骨料混凝土抗折强度以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钼尾矿与水泥的质量比为4:6,PC
医用耗材的使用缺乏操作性强的管理手段、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没有实行全程信息网络管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医院的发展。本文以"物联网"为基点,对医院在
通过对从动螺旋伞齿轮的精锻成形过程进行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成形过程中齿轮齿形的填充情况、等效应力等效应变的分布以及金属内部质点的流动规律,得出了从动螺旋
"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在国内语文教育界吹响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号角",中职语文教学也应顺时而动,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观念的新变革之中。然而"大语文教育观"能为中职语文教学带来哪些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矿渣微粉、粉煤灰等掺合料改善混凝土相关性能的基础上,采用脱硫石膏替代部分粉煤灰,改变混凝土中胶凝材料SO3含量,研究其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收
以天然石墨为原料,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之后利用一种新型的有机溶剂三缩水甘油基对氨基苯酚(TGPAP)作
本文论述运用交际法的原则,以及具体运用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交际练习的平台,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当前我国正步入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攻坚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每次遇到重大改革时,财税体制改革都以先行军的身份出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以促进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