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区亚热带流域C、N流失特征及其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以江西香溪流域为例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ei39602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我国水土流失主要集中于黄土高原区、云贵高原区、和南方红壤丘陵区。目前江西红壤丘陵区由水利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约为264.97 km2占全国由水利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面积的0.8%,随水土流失的养分进入下游河湖成为下游水环境健康的另一巨大威胁。因此充分了解流域C、N迁移的水文过程,掌握其迁移机理机制对于有效控制红壤区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至关重要。本文选取香溪流域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并结合大量实测数据,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了流域C、N流失特征并探讨了C、N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流域年内降雨总量1349.80 mm,径流输出总量约为271098.50m3,碳氮输出负荷分别为609.20 kg和2392.71 kg,碳、氮输出负荷占输入负荷的3.75~4.28%和5.66~6.72%。(2)流域C、N输出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旱季前期流域N以颗粒态(PN)为主,后期溶解态氮(DTN)逐渐取代PN,成为流域N的主要输出形态;雨季:流域N均以溶解态(DTN)存在,然而铵态氮和硝态氮交替控制流域DTN的含量;流域C、N变化呈双峰态,浓度峰值分别出现于两季水稻施肥期。(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流域C、N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雨季,流域N含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小,表明稻田和桔园对流域TN的输出具有显著截留作用;旱季N浓度变化则表现为农田+桔园>桔园>林地,农田区域水环境污染问题应值得关注。(4)三场降雨均有不同程度的径流初期冲刷效应。从径流C、N分布来看,溶解性C、N在降雨过程中的分布较为均匀,而颗粒态氮(PN)在径流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故可根据污染物M(Ⅴ)曲线有针对性的进行流量截留,进而有效降低碳、氮流失和水土流失。(5)对流域水质健康的评价结果显示,流域水体存在氮污染,水环境问题值得注意。(6)研究区水域底泥氮释放显著,温度对底泥氮释放影响最为突出。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保险行业的认知也越来越全面.为了使保险行业发展更加迅速,不断壮大,在保险行业内部进行审计至关重要.保险行业内部审计存在风险,如
2020年的突发的疫情导致工程施工的人工费、材料价格、机械费等价格涨幅较大,这给绿化类施工企业的降本增效带来挑战.本文简述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对绿化类工程项目成本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降低企业工程成本,增强企业自身实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手段.在当前工程项目
可我也长大了,该为家人做些什么了。  我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家庭里。  白天妈和我分头上班上学,而爹除了做生意,还得准备晚饭,等我们回来一起吃。  爹不忙的时候,早饭后会陪着奶奶遛弯,有时就是在小区里散散步,有时会陪奶奶到菜市场买菜。  晚饭后,我在屋里写作业,而他们三个人出去遛弯。  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从今年四月份奶奶来之后开始的。在此之前,奶奶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孤零零住在洛阳老家。  奶奶有属于
期刊
本文以地处山西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主要生态树种为研究对象,从生理生态学角度出发,采用大田试验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探讨了黄土半干旱区主要生态树种在不同环境条件
近年来,伴随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园林工程数量渐渐增多,社会对园林工程设计施工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设计及施工作为园林工程施工作业环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二者间相互协调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EPC总承包模式成为建筑工程项目发展的主要趋势,该模式能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而且建设工程质量主体明确
拆迁安置房一般是由地方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民生工程,而建设拆迁性安置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低收入人员以及拆迁住户的居住条件,同时也加快了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进程.既
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的风险及防范是很多企业都遇到并亟须关注的问题,在建工程转增固定资产也是财务核算、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对在建工程转增固定资产存在的风险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个企业都进入信息化模式.其中,大数据分析在企业营销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大数据分析在企业生产、销售过程中使用网络分析出重要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