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是我国标准分类的一种,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补充,是为适应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等要求而设置,在推动工程技术进步、提高建筑产品质量、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和社会生活的有序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地方标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分析仍不深入。本论文选择广东省地方标准作为研究对象,在归纳整理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李克特量表设计“广东省地方标准评价体系研究”问卷调查表,对广东省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实验、质量管理、科研等专业的从业者调研,利用克隆巴赫系数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结果令人满意。经过统计分析有以下发现:广东省现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39项,在工程建设中将地方标准作为常用依据的占26.91%,低于国家标准的38.77%和行业规程的27.97%,而通过对比发现,工作15年以上的从业人员,地方标准的使用率达到31.25%,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持平,这说明地方标准在工程建设中具有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等的地位和作用。广东省地方标准在工程建设中的积极影响及作用主要表现在规范行业生产、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工程质量和寿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足之处包括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管理办法缺失、制定程序不透明、标准化效益检验不够、缺乏配套认证制度等问题,这些不足制约着广东省地方标准在工程建设中积极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为强化广东省地方标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地方标准政府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广东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完善地方标准的立法和编制程序,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做到公开、透明;完善地方标准评估体系建设,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加强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管,执行地方标准严格化。长期来看,标准体系建设更应与国际做法接轨,发挥市场功能,提升行业协会职能,逐步由行业协会管理和出台建设标准,此目标虽然任重道远,但终究是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