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常见的话语现象,在大多数语言中应用十分普遍。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已是近年来语用学界的一个重要话题。自1980年以来,语言学家尤其是语用学家不断对话语标记语进行探讨研究,逐渐发展成为语意—语用研究和认知—语用研究两大流派。语意—语用研究主要依据话语标记语的语言特点研究其在语言构建及理解中的语用功能,而以关联理论为依据的认知—语用研究着重解释话语标记语在交际中存在的认知心理依据。该解释说服力强,运用前景广阔,这也是作者选择关联理论作为框价探讨话语标记语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作用的原因。尽管不同的学者对话语标记语的看法不一,但他们都同意话语标记语具有语用功能和促进语篇连贯的作用。斯波伯和威尔逊(1986)认为,关联是人类认知的关键,人类认知总趋向于注意那些与自己最相关的现象。根据关联原则,一个意欲最佳关联的说话者总会制约听话者语境假设和语境含义的选择。制约越强,隐含意义越明显。因此,说话者必须制约听话者对最佳关联理解的选择,手段之一便是使用话语标记语,以便给话语理解提供一个语用认知导向,确保听话者在寻找话语之间或话语与交际语境之间的某种联系时获得最佳关联的理解。就听话者而言,在听到说话者最佳关联的话语后,即可充分利用话语标记语所指明的联系,在最可能设想到的语境中以最少的处理努力去理解、推测该话语的真正含义。因而布雷克默(1987)认为话语标记语是理解程序的语意限制,为听话者提供理解程序的指引,从而减少为获得最佳关联理解而付出的努力,在寻找最佳关联的同时,促成了语篇连贯。写作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流(Raimes, 1983:I)。在中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大纲一直在强调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性,可是对广大师生而言,作文缺少衔接、连贯始终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写作中没有运用衔接的意识,少用、误用、滥用话语标记语的现象非常普遍,结果直接导致文章不连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话语标记语在写作中是否也能促进语篇连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本实验可为解决写作中的连贯问题提供一条出路。本实验从衔接的角度来探讨语篇连贯,意欲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对大学英语写作而言,如果没有语法错误,或者对语法错误忽略不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