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利益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dezuz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历来重视民族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形成了一整套民族教育政策体系,保障民族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几十年过去了,民族地区的教育状况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长期的民族教育实践中,仍然会出现政策执行的偏差。这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不平衡,加之居住格局和对外交往的程度不同,语言生态环境和使用环境有很大差异,因此,在不同地区民众对民族教育也有不同的理解、期待和需求。本文以民族双语教育政策为例。首先,分析我国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目标及其内涵,构建衡量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维度。在分析了《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与语言使用、教育相关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后发现,我国民族双语教育政策一直以培养“民汉兼通”的人才为目标。“民汉兼通”并非单指语言课程的学习或语言‘学习,更重要的是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多元的视角,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因此,在双语教育实践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二者不可偏废,文化要贯穿语言学习的全过程。然而,在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中发现:在双语教学中,民族语言被弱化,民族文化有所缺失。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原因很复杂,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政策目标指向长远利益,而民众更关心当下的利益,政策目标与民众现实需求并不完全一致。当前,少数民族语言的适用范围缩小,选择民族语的学生就业出路不明朗,学业成绩评价体系不利于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需求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社会需求。因而,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执行陷入现实与理想的两难境地。这不仅是民族双语教育面临的问题,也是新时期民族教育面临的问题。要消解这种“两难”,就要尊重民族地区学校和民众的利益需求。建立系统的政策,拓宽民族学生的就业渠道改革教育评价方式,关照民族学生的长远发展;加大对民族基础教育的投入,发挥民族学校的示范作用,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需求相统一,成为当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力。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先进产物,在促进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许多地方产生着重要影响。在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很好地降低电气自动化行业进步进程中的
异动症是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的一种常见运动并发症,严重影响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药源性异动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影响因素对帕金森病治疗策略的制定以及
近年来周边港口的迅速崛起,给厦门港和高雄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两港均处于港口竞争中的不利态势。因而在两岸全面开放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两港之间的互补优势,共同提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的政策使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面临选课人数较少的困境,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转变教学方式;
人工智能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具有精准、高效的特点,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大幅提升系统运作效率,从而降低电气自动化所需的成本。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具
<正>大雪可缓解冬旱,杀死部分越冬害虫和病菌,减轻春季病虫为害。但大雪会引起冻害现象。各地要紧急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努力减少大雪对冬季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
儿童幻想小说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于西方,并迅速风靡全球,之后以其独特魅力和广泛受众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主潮之一。发展到今天,创作方面涌现出了大量闻名世界的著作,如
改革开放时期为了发展国内经济,中国开放了经常项目并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而近几年中国开始着重力于规划已久的资本账户开放,并以此作为其从经济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关联,两者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双赢互惠的发展战略模式。我国长期积累着的诸多体制机制上
随着中国加入WTO,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的时代背景下,为确保我国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与国际同步,其管理规范程度、法制化水平必须不断提升,并保持创新。建设工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