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儿童重型颅脑损伤远期预后的荟萃分析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颅骨去骨瓣减压术(DC)是用于治疗继发于创伤性颅脑损伤(创伤性颅脑损伤)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颅内压增高(ICP)的一种手术方法。然而,它用于治疗儿童创伤性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的长期预后仍然不是很清楚。因此,这篇meta分析的目的是评估DC治疗儿童颅脑损伤后颅内高压的远期预后。  方法:两个评审员各自搜索Pubmed、Embase、ISI 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Scopus数据库内所有评估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儿童创伤性颅脑损伤后颅内高压的远期预后的相关文章,搜索日期从数据库创建到2017年2月28日。被纳入研究的儿童要求年龄在1到16岁之间,术前格拉斯哥评分小于等于12分,术前颅内压大于等于25毫米汞柱。远期预后要求通过使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扩展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E)、儿童扩展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E-Pediatrics)、用于儿童颅脑损伤的国王结局量表(KOSCHI Score)或者儿童认知和表现分类量表(PCPC)来评估。文中使用修改过的纽卡斯尔-渥太华评分表来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我们提取纳入文献的结果数值并使用R软件和Stata对其进行合并分析,并将所得的结果以百分比合并95%可信区间和比值比合并95%可信区间的形式表达。文中使用 I2来评估纳入文献之间的异质性。  结果:共查找到九篇文献可以用于这篇meta分析。通过计算得到总的不良预后率是37%(95%可信区间:30%-46%;I2:0%),死亡率是25%(95%可信区间:18%-33%;I2:0%)。早期行DC组(颅脑损伤后至手术时间小于24小时)比晚期行DC组(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至手术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有更低的不良结局率(36%比39%)。随访时间对不良结局率也有影响,时间越长,不良结局率越低(6个月为41%;12个月为34%;24个月为27%)。DC在美国的不良结局率和死亡率均比欧洲地区高(48%比28%;29比15%)。然而,在关于美国的研究之间有几处不同,包括手术时间,手术方法和随访时间等。九篇纳入文献中有两篇文献对用DC辅助药物治疗和只用药物治疗颅内高压的远期预后进行了比较,然后发现手术治疗效果远好于保守治疗(比值比:0.12;95%可信区间:0.02-0.59;P值小于0.05;I2:0%)。  结论:DC是治疗儿童中度或中度创伤性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和改善远期预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早期行DC效果更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良预后率会逐渐降低。在欧洲地区可能比在美国的远期预后更好,虽然其中的缘由还不清楚。需要有更多的大型随机对照来评估干扰因素的影响,诸如手术时间和手术指征。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乙肝携带的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在接受标准预防后母乳喂养的安全性。即新生儿出生后,完成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主被动联合免疫,并在之后完成0-1-6的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