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与患者颅内大动脉血管狭窄的发生和短期转归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多普勒超声波检查法(CDUS)及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计算机断层扫描脑血管造影(CTA)以及侵袭性检查脑血管造影(DSA),将卒中患者根据颅内大动脉情况,分为血管狭窄组(n=146)和非狭窄组(n=79),并将狭窄组按狭窄程度分为1-6组,每组代表一个等级。在入院24h内检测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尿酸、甲功、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入院当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在出院时或发病后14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临床转归。 结果:颅内大动脉血管狭窄组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非狭窄组(P<0.01)。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优势比(odds ratio, OR)1.00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01~1.005);P<0.05]水平升高是脑梗死患者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升高与短期转归不良有关(P<0.01),但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无统计学意义(OR:0.998,95% CI:0.993~1.002;P>0.05) 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是脑梗死患者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与血管狭窄程度及短期转归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