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调解公约》视域下国际商事和解协议执行问题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a1982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2021年3月,已有53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公约》(以下简称《新加坡调解公约》)。作为商事调解领域的第一部国际性公约,《新加坡调解公约》打通了国际商事和解协议跨境执行难的“最后一公里”。该公约首先明确了国际商事和解协议的认定标准,其次赋予了国际商事和解协议可执行性,最后也构建了国际商事和解协议的执行框架,为国际商事和解协议的执行提供了公约基础。因此,应借研究《新加坡调解公约》关于国际商事和解协议跨境执行的新规则之际,反思既有国际商事和解协议跨境执行机制的不足,从而彰显《新加坡调解公约》的进步性,并进一步分析检验《新加坡调解公约》确立的执行模式能否满足快速、便捷的需求,也为我国日后正式批准《新加坡调解公约》提供制度衔接的建议。首先,本文第一章从《新加坡调解公约》制定之前既有的国际商事和解协议执行机制入手。第一,从理论层面展开,根据参与调解的第三方性质,在对国际商事和解协议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各类协议的效力。第二,分析《新加坡调解公约》通过之前关于国际商事和解协议执行的国际立法,对已有的规范性文件不足之处进行探究。第三,对实践中出现的国际商事和解协议的执行模式进行分析,包括按照合同交由国际私法管辖、借助仲裁援用《纽约公约》、借助司法协助条款三类不同模式,讨论既有依附型执行模式的不足之处及其成因。本章从理论、国际立法、和实践三方面对既有国际商事和解协议的跨境执行机制进行讨论,为下文分析《新加坡调解公约》的进步性做好铺垫。其次,本文第二章从《新加坡调解公约》的适用范围、对国际商事和解协议的救济机制、当事国有限拒绝准予救济的事由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新加坡调解公约》设计的执行模式能否解决既有执行模式的依附性问题。适用范围上,《新加坡调解公约》对商事和解协议国际性的规定更为成熟,从和解协议的角度出发去设计,一改以往从调解程序角度出发去认定;同时更加凸显了调解作为独立程序的重要性,将其与诉讼、仲裁区分开来。在对国际商事和解协议的救济方式上,首次以公约的形式赋予了国际商事和解协议可执行性,并将救济途径分为两种,一是允许和解协议当事人向缔约国申请执行和解协议,当事国需根据公约要求和本国程序执行,二是允许当事人可以援用和解协议进行抗辩。为避免当事国滥用自由裁量权,同时也对当事人权利的进行合理限制,《新加坡调解公约》还增设了拒绝准予救济的事由,对直接执行机制进行有效平衡。接下来,本文第三章分析了《新加坡调解公约》在解决国际商事和解协议执行困境这一问题上存在的局限性。第一,公约实施难度较大。在公约已经生效的国家中,大多数国家未更新国内制度,《新加坡调解公约》不具有可行性。在未签署公约的国家中,有些国家对公约持否定态度。第二,未明确非执行程序援用国际商事和解协议的具体法律效果。第三,在选择适用条款的保留上,会给《新加坡调解公约》的推广带来难度。最后一章,本文将视线回归到中国,讨论《新加坡调解公约》对国际商事和解协议的救济机制给我国带来的挑战以及我国应如何应对。第一,结合《新加坡调解公约》的要求,分析我国目前执行国际商事和解协议过程中出现的与公约不匹配之处,如我国调解员标准化不足、法律没有赋予国际商事和解协议执行力、现行的司法确认程序不符合公约要求的本国程序等事项。第二,根据上述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应对策略,为促进《新加坡调解公约》在我国落地实施提出建议。我国需完善调解员准则,对和解协议执行问题上分为国内国外双轨制进行,并构建国际商事和解协议救济的审查程序和执行程序。
其他文献
通过对钙钛矿结构BiFeO3陶瓷进行A、B位的替代掺杂,研究了Eu、Co共掺对其介电特性和磁电耦合效应的影响。实验采用快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A位Eu掺杂、B位Co掺杂的系列陶瓷样品Bi1-xEuxFe1-yCoyO3 ( x=0、0.01、0.05、0.1;y=0、0.01、0.05、0.1),采用DX-2000 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XRD物相检测,采用Agilent 4294A阻抗分析仪在40
分子势能函数和光谱常数是研究双原子分子性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可以对分子内部的能量、几何结构、力学量和光谱等性质进行系统的描述。同时分子势能函数也是研究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基础,由于它是在Born-Oppenheimer近似下对分子的内部结构进行描述的,所以根据光谱常数的性质可以对一些理论上存在的分子进行探究和描述。本文利用Molpro程序包,并利用内收敛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MRCI)方法、Hatree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电力工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社会生产输送源源不断的能源支持。而在传统能源逐渐没落、新能源日益兴起的背景下,电力公司不仅面临着新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机遇。当前,电力市场的垄断模式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模式。水力发电企业在评价业绩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指标依然是传统财务方面的指标,这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对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和改进,建立一
临邑话属冀鲁官话沧惠片黄乐小片,其亲属称谓语作为该方言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日常交际的同时,能够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变革和方言使用者的思想观念。临邑话亲属称谓系统相对稳定,但仍处在不断变化中,使用上存在差异。本文主要运用社会语言学方法,调查临邑话亲属称谓语的使用状况,了解临邑话亲属称谓系统的全貌,描写部分亲属称谓语的地域分布;考察不同社区群体内部亲属称谓语的知晓、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
金属钯(Pd)和铂(Pt)广泛应用于催化和传感领域,但Pd和Pt膜材料对氢气的灵敏度低、响应速度慢,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纳米线比表面积大,室温下与气体接触时能快速响应,能有效提高H2传感器的氢敏性能。本文采用光刻和电子束曝光技术,分别制备了单根Pd和Pt纳米线,研究了纳米线室温下对氢气的敏感性能,并分析了纳米线的室温氢敏机理,获得如下结果:1、采用光刻和电子束曝光技术,在Si衬底上制备了单
学位
利用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ij ing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 Ⅱ)上由北京谱仪(Beijing spectrometer Ⅲ)收集的总积分亮度为2.9fb-1的Ψ(3770)数据,我们用Dalitz图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卡比波压制过程D0→π+π-π0和D0→K+K-π0。对于衰变过程D0→π+π-π0,我们观测到了贡献比较大的ρ+π-、ρ-π+、ρ0π0共振态过
学位
在夸克模型中强子态为正反夸克对组成的介子或三夸克组成的重子。在QCD框架里,因为胶子的自耦合,除了传统的的介子和重子外,还存在诸如胶球,混杂态和多夸克态这样的新强子。但是实验上,却一直没有证实这些新强子态的存在。自从1974年J/ψ粒子被发现以来,它就被认为是研究轻强子谱和寻找新强子态的理想场实验室。X(1835)于2005年在BESⅡ上被发现之后,立刻引起了高能物理科学家的重视,有些科学家认为X
稻田氮素径流损失是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之一,研究减少稻田氮素损失的方法、技术对发展低碳绿色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单季稻主要生产区之一,巢湖地区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核心地带,该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单季稻的典型代表区,研究其稻田氮素径流损失控制模式对降低长江中下游平原单季稻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以巢湖地区单季稻生产模式为基础,利用1957—2019年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