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民俗文化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zywe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即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应当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具有地方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依据地方文化,合理吸收校内外资源作为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将会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思考的方向。目前,针对“沙湾民俗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仅局限于综合实践活动、美术、音乐等部分学科,没有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对沙湾民俗文化在语文校本校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上作研究。本论文深入研究沙湾民俗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更全面探究地方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的方法,力图开发出蕴含着丰富沙湾民俗文化内涵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以期待为沙湾地区的小学提供规范化的校本课程,及发扬和传承沙湾民俗文化尽点绵薄之力。因此,本文运用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选取了沙湾民俗文化的衣食住行民俗、生产贸易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生态科技民俗、岁时节令民俗、语言文学民俗、民间游艺等七个专题作为课程开发的内容,每个专题分为“研学问题”、“教材内容”、“实施方案”三大板块进行研究。既体现了地区特点,又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自身文化修养和审美情操。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体现校本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作用,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反映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形成丰富的精神资源。在教学中也要保障合理的教学时间,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策略。然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必定会出现很多问题和困难,但必须意识到,校本课程不但对学生和教师发展有利,也对学校总体教学质量提升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学校要鼓励学生广泛参与课程开发,还要建立激励机制,完善校本课程管理体制,提高教师参与开发的热情。
其他文献
针对红松适宜高产结实区域问题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球果平均重及种仁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种皮厚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加厚;在同一海拔,随坡向的变化(阳坡、半阳坡、半
<正>"今天我们不旁引一级、二级临床研究证据,只谈各家医院在血液管理方面的专家切身经验。"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医院副院长、关节外科主任吴海山教授抛出的这句话,一下抓取了与
目的: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余甘子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存活率、主要免疫器官及红细胞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余甘子采用鲜果榨汁经冷冻干燥保存。建立小鼠肿
将英国社会学家约翰&#183;汤普森提出的"深度解释学的方法论架构"运用于出版研究,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二者的结合既凸显了出版研究的解释学意义,有助于拓展出版研究的边界
就冯至20至40年代的三部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它》和《十四行集》进行解读,发掘其间诗人对生命的不同体验和思考,并给予阐释,从而阐述其诗作的意义所在.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小学课程就学了。小时候学的东西不一定浅薄,成年后还要揣摩和运用。简单的算术也不一定只运算简单的数字,复杂的工作也用得上“加减乘除”的思维方法。“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法则的产生有个漫长的过程,古代虽早有加减乘除的算法,可现在用的数学算式产生却晚得多。到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他的著作里正式运用了“+”和“-”这两个符号,此后逐渐被广泛采用。乘号和除号诞生得更晚些。在日常生活
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何时修订施行?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于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正,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解读:1982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我国大陆总人口1970年为8.
心理结构是美学、文艺学乃至教育学无法回避的问题,实质上是意识或思维的问题.人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子系统.依据心理学家潘菽先生二分法的
回顾美学和艺术史,我们发现作为美的艺术与宗教和哲学都是理性的显现,只不过它们各自的显现方式不同。现代美学将美的本性置于存在的基础,存在是比较马克思和海德格尔艺术哲
目前,教育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电大理工科远程教育的招生规模甚至出现了萎缩现象.如果我们现在不认真思考这一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那么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必将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