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被动手臂动作的EEG和sEMG特征比较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54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部(腕、臂)动作(握拳、翻腕、曲臂等)灵活性直观反映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活动程度与相关骨骼肌肉系统控制功能状况,也是临床神经科用以筛查脑卒中后遗症简易手段。目前临床实践已证明:重复性被动肢体运动训练可激活人体神经系统自主运动网络、促进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细胞活动和功能替代、改善或部分重建其自主运动功能。但尚不了解其工作机理。为此,研究人在主动进行肢体运动时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和肢体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m,sEMG)信号特征,并与其被动受迫产生相同肢体动作模式时EEG和 sEMG信号特征做比较,探讨两者在激活大脑运动皮层神经和产生外周神经-肌肉活动时的不同作用特点与效应,对于了解运动传导通路的功能状态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也可为研究开发脑卒中康复治疗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主要设计了自主和被动屈腕动作两种实验范式招募9名被试者(4男,5女)进行了主动和被动屈腕实验,同步采集了被试者EEG和sEMG数据;分别采用相干性评估方法和Morlet小波变换比较分析了自主和被动屈腕动作下的EEG和sEMG信号特征,考察了这两种运动模式在激活大脑运动皮层神经和产生外周神经-肌肉活动时的不同作用特点与效应。  主要研究结果表明:被动与主动屈腕动作情况下EEG时频变化和平均EMG信号包络幅度的变化及其信号功率谱变化特征趋势大致类似;被动与主动肢体动作事件一样会诱发事件相关去同步(event 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ERD)现象,即证明被动动作下大脑皮层运动区与外周神经系统均能被相应激活,且能够产生联系;被动与主动屈腕时脑-肌电信号频域相干性相似,且被动情况下屈肌EMG与C3脑区EEG信号的相干性幅值比自主动作时增强。这可能是由于被迫动作时会诱发想象动作,从而能增强相应脑区神经元被激发程度。  至今,重复性被动肢体运动的脑电与肌电关联性研究尚少有研究。本文结果可支持重复被动肢体运动康复训练的临床实践,并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是重要的薄膜生长方法,特别适用于生长Ⅲ族氮化物半导体薄膜材料和器件。由于MOCVD反应器中存在大的温度差,高温衬底处将产生排斥大分子、吸引小分
冲压发动机是超音速导弹的最佳动力装置,其工作性能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的控制系统的品质。其中燃油控制系统是冲压发动机最主要的控制系统,随着高推比发动机的发展和
泵是我国三大机械产品之一,它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转换的通用机械,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领域。在农业排灌、城市供水、城市排污、石油化工、火力发电、航空航天、核工
全世界范围内能源需求告急以及日趋严厉的排放法规都对柴油机的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喷油嘴是柴油机喷油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喷雾雾化受喷嘴内流过程中出现的空穴现象和湍流效应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操作任务的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人在操作作业中所承受的脑力负荷程度不断加大。脑力负荷目前已成为人机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