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当属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由于在岸和离岸市场在法律环境、监管条件和税收制度方面存在不同,一国货币的离岸价格和在岸价格往往也不同。人民币利率在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也拥有不同的价格水平。在我国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逐步放开资本账户管制的条件下,境内外人民币市场间的资本流动与信息传递效率不断提高,人民币在岸市场利率和离岸市场利率之间的互动不断增多。因此,论文对境内外人民币利率之间的联动关系和人民币利率定价权的归属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先分析了境内外人民币利率联动的理论基础,包括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和市场联动理论,接着介绍了境内外人民币利率概述及传导机制,然后用DAG方法及基于DAG的SVAR模型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境内外人民币利率的联动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建设、密切关注股市和汇市等相关金融市场和建立健全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制度安排等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有:根据有向无环图的结果可知,境内外人民币利率之间不存在同期因果关系;境内外市场的价格信息都是由短期限利率向长期限利率传递。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岸市场对离岸市场,还是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的影响都相对较小,且影响力随着预测期的延长而有所增强,境内外人民币利率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滞后性;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长期限利率的影响大于对短期限利率的影响,在岸市场对离岸短期利率的影响大于对长期利率的影响。递归方差分解的结果进一步显示,虽然整体而言,在岸市场处于人民币利率价格中心地位,但自2017年以来,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的影响力反超在岸对离岸的影响,利率定价权存在旁落境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