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经济-贪利型犯罪的比例不断攀升,在刑事诉讼中如何正确认定和处理这些犯罪所涉及财产(以下简称涉案财产)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犯罪事实的的认定、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还关系到被害人权利救济、犯罪嫌疑人合法财产权保护、案外人合法财产权保护、国有资产保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等诸多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刑事法律对此问题仅作了相对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具体明确的程序性安排。并且,根据我国现行立法规定,对物的处分是以解决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前提的,缺乏一个相对独立的涉案财产处理机制,这种情况在诉讼处于中止或终止状态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实践中也引发了很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立法和司法现状的分析,揭示涉案财产在整个刑事诉讼阶段中的强制性措施和处分程序,并在借鉴相关国家的先进制度的基础之上,构建公正合理的对财产的强制性措施以及返还、退赔、追缴及没收程序。1文章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前言:简略介绍当前我国在实体和程序上对涉案财产的处理的弊端,强调了这一问题的正确处理对于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权和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的重要性;第一章:涉案财产概述,主要介绍涉案财产的概念、范围,以及正确认定和处理涉案财产的法律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刑事实体法对涉案财产的处理规定:即返还被害人、退赔、追缴、没收措施;第三章:主要介绍刑事诉讼法对涉案财产的强制措施:即搜查、扣押、冻结。同时介绍了当前刑事诉讼各个阶段对涉案财产的不同处理规定。第四章:对当前关于涉案财产的法律规定的进行评述,指出目前做法的弊端。第五章:主要介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制度,如搜查中的司法审查制度、缺席审判制度,民事没收制度等,并对各种制度进行评述。第六章:在借鉴和比较国外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了应当构建相对独立的对物的强制措施。对于涉案财产,在刑事诉讼中各个阶段的认定和处理应区别对待,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程序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