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表面改性提高钛合金的耐磨性,是钛合金摩擦磨损研究领域中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和研究热点,该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Ti6Al4V合金进行热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表面改性提高钛合金的耐磨性,是钛合金摩擦磨损研究领域中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和研究热点,该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Ti6Al4V合金进行热氧化及真空扩散处理,获得表面氧化物涂层,采用XRD、SEM、EDS和显微硬度仪等微观分析手段测试和分析热氧化及真空扩散处理后涂层的结构、形貌和成分等,在不同温度和载荷下对涂层进行干滑动磨损试验,对合金的磨损行为和磨损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探讨了Ti6Al4V合金表面氧化物涂层的磨损机理。 结果表明:Ti6Al4V合金经700、800、900℃热氧化,表面形成以TiO2为主的氧化物,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氧化物增多,但过长氧化时间会导致表面剥落。再经850℃不同时间真空扩散,表层中氧向基体内扩散,TiO2发生分解,表面硬度显著提高,亚表层硬度呈梯度分布,氧扩散层增加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涂层还出现一定量的Al3Ti。Ti6Al4V合金经900℃、15 min热氧化可获得较厚氧化膜,且无剥落,再经850℃、20h真空扩散,硬化区内各点硬度大致高于其他工艺下同一深度的硬度值,硬化层厚度达250μm。故可以认为,900℃、15min热氧化+850℃、20h真空扩散处理是提高Ti6Al4V合金耐磨性的较佳工艺。Ti6Al4V合金热氧化/真空扩散涂层具有优异耐磨性。在各个温度和载荷下磨损量均很低,与未处理合金的最小磨损量相当。磨损过程中,在25、200℃及400℃、50N时,磨面上形成转移层;在400℃,150、300N时,磨面上形成机械混合层。两种摩擦层均对磨面起一定保护作用,主要的磨损机理为剥层磨损。
其他文献
外延ZnO薄膜大多数沿着c轴方向择优生长,沿着c轴方向生长的ZnO薄膜,锌原子层与氧原子层交替排列,由于缺少反演对称性,从而导致了很强的晶格自发极化效应,降低了ZnO基器件的效率。使ZnO材料沿着非极性或半极性方向生长可避免或削弱晶格极化效应造成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制备高质量的p型ZnO材料仍是一世界性研究难题,这极大程度上阻碍了ZnO同质pn结器件的发展。作为一种选择性方案,采用p型材料与n型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由于其独特的烧结机理,便于调控材料的微结构,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研究。本论文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改性锆钛酸铅陶瓷中的(Pbo.87-0.07xBao.10+0.07x
钢铁企业在钢铁冶炼和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它们主要来自旋流沉淀池、平流沉淀池、化学除油器、高速过滤器反洗等。含油污泥成分复杂,固液比相对稳定,无外力干预情
淮南为我国主要的煤基地,泉大资源枯竭矿区地处淮南市东部,研究区为建国前开采并已报废30多年的老矿区,面积22.2平方公里,区域内3对报废矿井(老龙眼研究区、大通研究区、九龙岗研究区)形成6.6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废弃的采石场及0.6平方公里积水塘面积,占整个泉大资源枯竭矿区面积的32.4%。为了探讨这三大不同修复时限下的土壤特征,网格布点分别采集三大研究区土壤样品及土样周围沉积水及典型植物样,分析
低合金高强钢因比重小、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焊接性优良等优点,正在逐步代替碳钢和高合金钢,成为钢铁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此类钢在焊接的过程中易形成大而集中的残余应力,可
多溴联苯醚(PBDEs)是最为广泛使用的溴系阻燃剂(BFRs)之一,造成大量城市土壤受其污染,影响城市土地的二次开发。因此,研究一种高效快速的的PBDE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高速连铸连轧铝板带工艺是新型高效短流程的生产工艺,该工艺由高速连续铸造机和热三连扎机直接将电解铝液直配的铝熔体转化为1~2mm的板坯,生产效率可达50t/h。但电解铝液中夹杂
作为一类使用广泛的抗生素药物,头孢类抗生素在自然水体中被检出的报道日益增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MOF材料由于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结构可调等优点,在吸附领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通过模板法制备了 MOF基碳材料,并将其用于头孢类抗生素的去除研究。首先,探讨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酸钠(SL)作为模板剂合成的UC-X材料对头孢吡肟吸附的影响,同时结合BET测试结果,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