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由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主动、渐进、可控的改革。但是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对人民币汇率货币篮子的币种和权重进行详细说明,并且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中国是真的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还是名义上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而事实上仍旧钉住美元以及人民币汇率货币篮子的币种和权重,是社会各界比较感兴趣的课题。央行在2015年8月11日进行汇率报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要求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在开盘前报出的中间价要参考上日收盘价,要综合考虑外汇市场供求状况以及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动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015年12月11日公布了人民币汇率指数以及指数货币篮子的币种构成以及相应权重,业界普遍认为此举将改变人们的外汇结算习惯,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参照系由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逐步转变为参考人民币一篮子货币得出的汇率,并在此基础上让人民币汇率制度走向有管理的浮动。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和国内外参考文献,首先对有关书籍和国内外参考文献做了梳理;其次对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定义、特征和数学表达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再次通过结合我国宏观经济状况和对外贸易国际收支状况,认为我国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政策目标是对外贸易额的稳定,并在这个基础上构建了人民币汇率货币篮子最优权重模型;随后对纳入人民币汇率货币篮子的币种的合理性进行了协整检验,对两种不同情况下的权重进行了分析推导,并对根据模型计算出来的人民币汇率模拟值与人民币名义汇率做了比较。最后,根据模型的结果提出了改进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