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危型HPV病毒整合入宿主细胞是细胞转化及癌变的关键。高危型HPV病毒整合状态的检测对深入探讨宫颈癌发生发展机制及预测宫颈病变的转归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尚没有一种理想的HPV病毒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由于所应用的方法不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高危型HPV整合状况的研究结果报道不一。
目的为建立理想的HPV存在状态检测方法,了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HPV-16DNA的整合状况,初步探讨HPV-16DNA整合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HPV-16整合状态检测可能具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HPV-16质粒为标准品,利用两种不同的荧光报告基团采用多重实时PCR同时检测HPV-16E2和E6基因,应用外标曲线法进行E2、E6基因的定量,根据E2和E6相对含量来判定HPV-16DNA的存在状态;对HPV-16阳性的宫颈癌SiHa细胞株和27例宫颈鳞癌新鲜标本进行多重实时PCR与Southern杂交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应用多重实时PCR对HPV-16阳性的5l例宫颈鳞癌和49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石蜡标本进行了检测,了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HPV-16DNA的整合状况。结果1.采用多重实时PCR所得到的HPV-16E2、E6标准曲线相关性好,相关系数均为1.00,扩增效率均在95%以上。
2.对系列稀释浓度的HPV-16质粒进行重复检测,确定了E2/E6比值为1时该多重实时PCR检测系统的95%参考值范围为0.81~1.29,以0.81作为区分HPV-16纯游离状态和混合状态的界值。
3.多重实时PCR与Southern杂交检测均发现SiHa细胞株中HPV-16病毒呈整合状态,两种检测方法对22例鳞癌HPV-16存在状态检测结果相一致,符合率为81.5%,有着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44,P<0.001)。
4.不同程度宫颈病变HPV-16病毒存在状态有差异(P<0.001):CINⅠ中HPV-16大多以游离方式存在,但仍有整合的发生(42.9%);CINⅡ和CINⅢ中HPV-16大多以混合状态存在(>70%);而浸润癌中HPV-16主要整合入宿主细胞(68.6%),很少以游离形式存在(9.8%)。
5.HPV-16整合发生率与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有关(P=0.002),并且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呈上升趋势(42.9%、76.5%、83.3%、90.2%)。
6.HPV-16病毒存在状态在早期(Ⅰ期)和晚期(Ⅱ期+Ⅲ期)鳞癌间有显著差异(P<0.001),Ⅱ+Ⅲ期(88%)宫颈癌中纯整合状态HPV-16所占比例显著高于Ⅰ期(33.3%)宫颈癌。HPV-16存在状态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不同病灶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和宫旁转移等状况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1.多重实时定量PCR是一种可靠的检测HPV-16病毒存在状态的方法,具有准确、省时、简便快速、高通量的优点,并且能用于石蜡以及病灶较小、DNA含量少的宫颈癌前病变组织或宫颈细胞学标本。2.HPV-16整合是宫颈癌变的早期事件。3.HPV-16整合可能与宫颈癌前病变的进展有关。4.宫颈癌中HPV-16DNA纯整合状态的发生可能具有预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