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悬浮载体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vv5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污水量大幅度增加,自然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水资源明显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提高中小型点源污水的处理率、降低排水中氮含量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关键,因此开发高效节能的中小型点源污水脱氮工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传统的污水脱氮工艺流程复杂,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高,且不适用于对中小型点源污水的处理。本课题通过模型反应器试验研究了一种新型污水脱氮工艺,即一体式悬浮载体流化床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COD)和氨氮有较高的去除率,对总氮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当反应器容积负荷为15kgCOD/m3·d、曝气量为70L/h(气水比2:1)、硝化液回流量为105L/h(硝化液回流比3:1)时,反应器对处理污水中的COD和氨氮有较高的去除率,总氮平均去除率为61.27%。此运行参数可作为该反应器最佳运行参数,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由于一体式悬浮载体流化床在上部好氧区中投加了载体填料,填料内部和表面形成的生物膜使得好氧区中能够形成好氧—缺氧微环境,从而为在好氧区发生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反应提供了必要条件。试验中通过对运行数据的分析认为在好氧区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另外,对反应器内生物相的研究发现,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共存使得反应器内形成了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组成的相互交叉的食物链,这种复杂的营养结构不仅大大提高了一体式悬浮载体流化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即取得稳定的污水处理效果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也使得系统具有较高的能量传递和物质转化效率,表现出受温度变化影响小、处理效果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产量低等高效运行特征。  将一体式悬浮载体流化床应用于某高校生活污水的处理,证明了其优越性。实际工程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要求,主要作为绿化、洗车及其他杂用水。可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大气压DBD等离子体聚合因无需溶剂,聚合单体范围广,且不损害材料固有性质,在材料表面改性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本论文中,我们设计了液体电极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实现太阳能转化和储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增强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诱导光生电子定向迁移又是提高光催化剂产氢活性研究中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  本
随着信息容量的日益剧增,科技创新的高速发展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普及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人们在电子产品上的消费日益增长对各种信息设备、产品提出了
有序的纳米阵列结构能够合理控制材料的定向生长,进而实现对其尺寸、维度、组成、晶体结构乃至物性的调控,从而有利于在纳米器件中的应用。ZnO纳米线与碳纳米管,硅纳米线被认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预计2020年我国磷矿供应缺口将达到1000万t,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地区每年随污水排放的磷酸盐量约为20.7万t。污水中磷资源的流失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严重的污染了环境。因
生物量作为生态系统中积累的植物有机物总量,是整个生态系统运行的能量基础和营养物质来源。研究森林生物量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系统健康、平衡的重要
BaTiO3电子陶瓷材料是目前研究活跃、在军事电子及民用电器方面应用价值很高的电子陶瓷材料之一,是介电陶瓷与半导体陶瓷的基础材料。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子器件向小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雾霾天气日益严重,其中主要原因为农作物秸秆的焚烧。在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在7亿t左右,其中以水稻、麦草和玉米秸秆居多,但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并不高。因此,如何无害化利用秸秆是解决目前环境雾霾问题的重要举措。利用秸秆生产沼气是秸秆无害化处理的可行性手段之一。然而,由于秸秆的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高,使得秸秆在产沼气过程中分解慢、利用效率低。因此本研究针对秸秆产沼气少、启动慢、利用率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