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实证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puco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合约的有限性,产生了委托一代理问题,公司治理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南美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世界性的银行破产以及国际间银行业的兼并重组等现象使得银行的治理问题开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银行制度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其优劣直接决定了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完善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是防范危机的根本性举措。伴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现阶段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背景下,银行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因此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情况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本文采用了以实证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以2003-2006年间11家商业银行的31个年报样本为依据,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及其与银行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导言;第二章回顾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第三章从融资结构、股权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于商业银行年报中披露的有关公司治理数据的统计分析,考察了一系列公司治理指标对于商业银行公司业绩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样本银行独立董事比例和高管人员薪酬激励对银行绩效有积极的作用,监事会规模并没有对银行绩效产生影响;第五章是总结。
其他文献
离岸外包是指一国的企业为了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把非核心的业务转移到外国进行。离岸外包是产品内的国际垂直一体化分工,其基础与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一脉相承,比较优势、要素禀
本文对天津市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基础设施的内涵、范围、政府应尽的职责等内容进行探讨的基础上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等金融因素日益在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国内外众多经济学者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伊始,国外
地方政府性债务是一把“双刃剑”,在弥补地方政府财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债务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容易引发财政风险,甚至会导致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最终危害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防范和有效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和风险都得到了初步控制。但就笔者参与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实践和前期研究结果来看,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本文主要围绕“中国利率政策效应”这一主题,在实证研究得到我国利率政策效应具有“非对称性”这个结论的基础上,对1993-2007年我国利率政策传导效果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