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后,博士研究生每年的毕业人数都有所增长。2010年,我国博士研究生的毕业人数为48987人,超过同年美国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成为全世界每年颁发博士研究生学位数量最多的国家。2000年至201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增加了 42774人,年均增长率高达11.16%。我国博士研究生数量的快速增长打破了原先较为平衡的博士研究生就业市场,科研院校教师岗位逐渐饱和,学术型岗位数量减少,博士毕业生工资水平也较低。在我国社会分层固化、博士生规模迅速扩张和博士生就业难背景下,迫切需要在社会分层视域下对博士生就业的生成机理开展研究,以澄清社会分层对博士毕业生就业结果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提升博士生就业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检验。基于此,以社会分层理论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理论为理论依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华中农业大学2016届博士毕业生就业结果进行了实证调研。在对博士生个人特征、教育背景、学术水平和家庭背景等自变量,以及博士毕业生就业结果,包括工作类型、五险一金、单位引进人才、住房补贴、科研启动金和职称/职务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项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调研数据做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大学层次、博士学位类型等教育背景因素、博士毕业生母亲的单位性质等家庭背景因素对博士生工作类型有显著性影响;参与国内学术会议次数、发表论文篇数、专利申请数目等学术水平因素,以及母亲受教育程度、父亲单位性质、母亲单位性质等家庭背景因素对博士毕业生所享有的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有显著性影响。这表明,尽管学术水平是影响博士生就业结果的重要因素,但是家庭背景对其子女就业结果的影响并没有随着其子女学位层次的提高而消失。在对样本对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模型运算,以及对美国近期博士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结果的相关建议,即:各级政府要尊重大学理想,为博士生培养提高良好的学术环境;高等院校要重视博士生培养质量,提高我国博士毕业生的含金量水平;社会各界要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深化在产学研方面的交流合作;博士生自身要练就扎实的学术技能,有效运用专业知识来建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