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l-Zn-Mg-Cu高强铝合金以其高强、轻质、高韧、耐腐蚀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与航空航天领域。为此各国的材料工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超高强高韧铝合金及其热处理制度。本文对7XXX铝合金热处理工艺以及其组织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热分析和正交设计实验法,确定了较优的热处理制度,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热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组织、析出相形貌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DSC分析表明7XXX合金的过烧温度约为475℃。固溶温度为470℃,保温时间为1h时,合金的第二相能得到充分溶解,最佳的单级固溶温度制度为470℃/1h。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双级时效中对于材料硬度值的影响因子先后顺序为:终时效温度、终时效时间、预时效时间、预时效温度;对材料电导率的影响因子先后顺序为:终时效温度、终时效时间、预时效温度、预时效时间。7XXX铝合金双级时效的四因素中终时效温度是影响最终性能的主要因素。随着合金终时效温度的升高,材料硬度降低,电导率升高。采用120℃/4h+147℃/8h双级时效工艺后,合金的抗拉强度为750MPa;屈服强度为562MPa;断后拉伸率为26.4%;电导率为31.9%IACS。该热处理制度可以使合金在保持良好力学性能的同时,电导率有明显提高。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合金峰值时效时,基体内析出的GP区(包括GPⅠ和GPⅡ区)和相起到了强化作用,其中起主要强化作用的是GPⅡ区。在110℃~130℃内,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7XXX铝合金的晶间腐蚀深度逐渐变浅,但140℃下晶间腐蚀深度又有轻微加深,自然时效状态下合金的晶间腐蚀深度最深,腐蚀情况最严重,即合金的耐晶间腐蚀能力在110℃~130℃范围内是随温度的增加而提高的,而140℃时合金的耐晶间腐蚀性能则微微减弱;在120℃时效温度0.5~100h时效时间下,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7XXX铝合金的晶间腐蚀深度减小,即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随时间的延长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