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日本女流作家的先驱,像樋口一叶那样在日本文坛上倍受关注的女作家可谓是屈指可数,被我国作家余华盛赞为毫无疑问可以进入十九世纪最伟大女作家之列。在其短短的25年不到的生涯中,一叶一直忍耐着贫穷跟疾病的折磨,笔耕不缀,留下了许多大放异彩的作品。尤其是其辞世前的14个月达到了其创作生涯的顶峰,被称为“奇迹的一年零两个月”。日本文坛上把这其间的作品划为一叶的后期作品,包括《青梅竹马》、《浊流》、《十三夜》在内。《青梅竹马》体现了一叶创作独特的现实主义,可以看作她最具代表性、评价最高的作品。本稿将单独针对一叶名作《青梅竹马》的文本,进行较为系统性的分析。序论主要阐述了本稿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目前为止国内外相关先行研究,提出问题点,并简单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角度等。正文主要分为五部分,各章分析了作品出现的写实情节,强调作品整体的现实主义特性。第一章主要围绕《青梅竹马》展开,包括介绍一叶其人的人生经历以及《青梅竹马》的创作背景。她搬家到下谷龙泉寺町居住期间,直面市井生活,更是对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在其所见所闻基础上创作的《青梅竹马》,其创作的大背景为明治时期的日本,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封建社会之后首次接纳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实行了一系列的文明开化政策,然而封建因素在社会生活中,仍然根基很深,尤其在下层人民身上。资本主义的金钱关系以及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这样一种社会现实给众多底层人民带来了悲惨生活和不幸遭遇,《青梅竹马》是以这么一个大背景中的吉原一带为舞台的。第二章中,在第一章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并不复杂的人物关系,主要以分析代表各个阶级的几位少年少女的形象为主。阐述他们各自的境遇,并试着分析了他们所代表的社会阶层。第三章着眼于分析主人公的恋爱关系。相互对对方持有好感的两个年轻人最终走上了岔路,试着探究了他们的爱情台前幕后的故事。得出在时代,阶级背景下两位主角没有结局的爱情的必然性这一结论。第四章中,对小说中家长形象做一个分析,并探讨其共通性:为利所驱。感情淡薄的亲子关系更无声地控诉了明治初期这个畸形社会的黑暗与罪恶。第五、从《青梅竹马》看具有一叶自身特色的现实主义。的确,本小说中很多地方,如季节的描写,结尾部分的处理都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另一方面,作者以冷静的笔触描写了“大音寺前”这一特殊地理环境少男少女的故事,再现了贫穷以及资本主义金钱关系,封建道德观压迫下各阶级代表者的悲哀宿命。并探究了樋口一叶形成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原因。最后在结论部分指出:通过对《青梅竹马》的一个系统分析再联系一叶身处社会角落的生活经历及明治社会的独特性,指出一叶作品中多为描写社会底层且主人公多为悲苦女性的特征。《青梅竹马》体现了一叶创作独特的现实主义,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行文背后嘲讽了世态人情的冷淡并含蓄地对社会的黑暗面作出了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