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子游戏中的视错觉空间探析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kmyzkm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游戏是电子游戏中最具创新力的一个分支,其题材选取广泛,近年来国外涌现出不少与艺术作品融合或向艺术大师致敬的作品,并被公认为具有“艺术感”,以这一新近现象为基础,本文重点关注运用视错觉的独立电子游戏,并选取《纪念碑谷》、《无限回廊》、《纸境》、《Limbo》、《Heart Maze》、《The Room》等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采用电子游戏制作设计理论与艺术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案例来研究独立电子游戏中的视错觉空间,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全景式探索其包含的视错觉空间:分析独立电子游戏艺术中的视错觉空间的类型;从游戏内部要素分析并比较几种视错觉空间类型中的叙事模式;分析游戏中玩家与视错觉空间的交互;以美学中的风格理论为基础,分析相关独立电子游戏的典型风格。首先以虚拟世界设计的基本要素为起点,本文从外部界面设计角度运用艺术创作中的再现的透视错觉、反转的认知错觉、压缩的变形错觉、循环的无限错觉,展现独立电子游戏的视错觉空间创作中包含的重叠、变换、变形、集合、平衡这五种艺术创作手法的运用,突出独立电子游戏的艺术性。其次,本文从游戏内部叙事表达角度,借鉴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分析视错觉空间中游戏叙事强弱程度和叙事表现方式在人物呈现、叙事情节设置和玩家行为选择、叙事效果等方面的特点,区分游戏中传统线性叙事和非线性交互叙事的不同之处,认为视错觉类型对游戏的叙事语法选择与运用产生影响。本文还重点关注游戏中玩家与视错觉空间的交互,从游戏交互理论到具体案例,对视错觉空间中的探险型玩家和完成型玩家的人机交互、人与游戏信息的交互做出了探讨。最后整体地分析了视错觉运用对于独立电子游戏美学风格创新所产生的影响。根据其视觉、叙事和交互的特征,表明玩家在视错觉空间能获得超越二元对立的理性判断的艺术审美感知和一种充满禅宗意味的内在观照式情感交流,揭示出后现代时期技术与艺术融合,对人类感官与情感体验拓展的深度与广度。
其他文献
<正> 明永乐元年,置于元大宁路的大宁都司及营州五屯卫分别徙往保定和顺义、蓟州、平谷、香河、三河,辽西地区成为兀良哈三卫的牧地,元兴中州城亦随之废弃。当二百多年后的清
目的观察PNF技术结合针刺对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必要的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康复治疗,
动力学蒙特卡洛方法是一种随机方法,它将系统的演化过程抽象为状态到状态之间的跃迁,这种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材料的演化模拟中.本文采用同步子域方法实现了空位跃迁过程
实验使用EVM3200型眼动仪测量被试在观察四种不同形状和四种不同颜色时眼运动轨迹的特点,来研究人眼运动的顺序性。结果表明:人眼在观察不同形状和颜色时,眼运动具有时间序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