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亚油酸为载体的靶向抗癌药物的合成、表征及抗癌活性的评价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l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对癌症的治疗相比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药物治疗的优势在于它扩大到全身治疗的范围,而且它不仅仅能应用于早期的肿瘤还能应用于中、晚期的肿瘤的治疗,所以药物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些临床应用的抗肿瘤药物往往缺乏选择性,毒性较大,因此,设计和合成具有选择性和靶向性的抗肿瘤药物已经成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对抗肿瘤药物研究现状、亚油酸及5-氟尿嘧啶、去氧氟尿苷、对乙酰氨基酚、秋水仙碱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合成了五个以亚油酸为载体的靶向抗癌药物的化合物;初步探讨了所合成化合物的体内外抗癌活性。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以亚油酸为载体的靶向抗癌药物的合成与表征将亚油酸的双键打开,合成了碘化亚油酸;选取5-氟尿嘧啶、去氧氟尿苷、对乙酰氨基酚及秋水仙碱四种药物作为起始原料,分别与亚油酸进行偶联反应;所得产物经过纯化后,运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液相色谱-质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与预期产物结构完全吻合,并对反应条件及合成方法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关于进一步的反应条件优化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还需要继续进行。2.所合成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及体内外的活性测定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癌活性的初筛,实验结果表明对两株肝癌细胞(SMMC-7721肝癌细胞株及QGY-7703肝癌细胞株)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效果要好于与亚油酸偶联前的药物。在经H22小鼠肝癌模型体内试验验证,碘化亚油酸可能较目前常用的碘油疗效要好。为了进一步进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测试,筛选新型的有应用前景的化合物。结合本课题前期工作,在此基础上,将抗癌药物物引入到碘化亚油酸上,利用碘油的选择性和靶向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抗肿瘤药物的药效。
其他文献
<正>今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印发。这幅尽括未来五年广西发展的绚丽画卷,凝聚了各方智慧。一年多来,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
医院服务礼仪的缺失是造成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本文针对由医患双方引发的医院服务礼仪缺失的原因,提出应从医院服务礼仪的培训、考核、重点和监督等方面路径予以弥
本论文先简要介绍了二氟尼柳的特点,评述了经Gomberg-Bachmann偶联、傅克酰化、Baeyer-Villiger氧化、水解、羧化或酯直接羧化,及Suzuki偶联法合成二氟尼柳的各种方法,然后讨
自教育治理提出以来,如何正确处理政府、社会和学校三者的关系成为改革的热点。对学校本身而言,则要通过学校自治实现学校的民主管理,关注教师、学生、家长的诉求,关注弱势群
<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使学生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描述性定义。②使学生会判断一些简单数列的极限,了解数列极
论述了我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职能关系,分析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提出转变乡镇政府的治理理念、明确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权责、推进乡镇和村级行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方面的训练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中经常有一些要求学生在读后还要动笔去写的训练,
[目的]探索沼液和化学肥料组配施用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在无土栽培条件下,利用沼液作为营养液基液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当施用的沼液营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马克斯·韦伯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他提出的官僚组织模式理论及其对组织结构的分析,不仅对工商业管理和政府机关的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学校管理也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