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面对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连续发生的金融诈骗和财务丑闻事件,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分析和讨论,其财务理论的研究重点明显偏向于对行为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问题方面。在国内,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的逐步加快,资本市场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如:证券市场频繁发生大股东侵占挪用上市公司资金、大股东欺诈中小投资者、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违规误导、虚假陈述、市场操纵等违法违纪现象,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与此相适应,有关财务公开制度,公司股权问题和金融诚信问题,财务治理机制问题成为当代的热门话题。造成上市公司大肆违规舞弊出现的这一系列特殊的、复杂的、难以解决的财务问题,不仅仅需要从数量技术的角度对财务问题进行研究,更需要对隐藏在这些问题背后的各种财权关系的处理进行研究,即解决目前存在的公司财务治理问题。公司治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代理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使企业经营能实现科学性和效率性,其目的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我们可以从证券市场出现的许多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上看到,许多公司治理的问题大多表现为财务问题,如发布虚假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财务决策,加大股东的投资风险;运用股东对经理人员日常财务经营决策不得干涉的要求,经理人员通过增加其在职消费或与其他人进行合谋行为谋取自身利益而损害股东利益;或者因玩忽职守作出错误的财务决策,以损害公司的利益;还有募股资金的挪用、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财务操纵、委托理财行为不规范等等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损害了股东权益等。出现这些问题其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的缺陷,主要的是表现在公司财务问题上,只有加以贯通研究,提出全面的解决方案,才是真正有效的途径。企业的财务治理(finance governance)作为一种规范、完善企业财务制度的创新组织和契约机制,通过一定的财务治理结构、机制和行为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财务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责关系,促使他们长期合作,以保证企业的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性。笔者认为财务治理之所以成为必要,关键在于两个问题:一是代理问题或者说是组织成员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第二个是不完全合约,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针对这样两个问题,怎样实现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怎样使企业利益相关者都能实现自己的利益需求,并且长期合作呢?也就是怎样配置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的问题。在这样的委托代理关系下,企业内部财务治理问题归结为以下几个问题:①信息的不完备性和不对称性②权利的不对等性③监督问题④激励问题。后面两个问题主要是指如何在治理结构中反映对各利益主体的激励和约束,这也是整个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后面两个方面:第一、财务监督控制方面。在给出财务监控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目前国内外财务监控的理论成果,比较了中外财务治理实践操作模式的关联度,并结合了我国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财务预算管理以及财务预警系统(财务失败模型)。第二、财务激励约束机制方面。财务激励约束机制作为财务治理的一个重要机制,在介绍了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财务激励机制的内容进行了阐述,确立了财务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的原则,根据我国企业财务治理的框架与发展构想,构建了适合我国企业的财务激励约束框架的基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