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近等基因系混播对条锈病的控制效果及化感作用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fei1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条锈病作为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影响着小麦的生产和发展,利用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控制小麦条锈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利用近等基因系品种研究混播对条锈病的控制作用和化感作用。  1.利用近等基因系三个感病品系进行混播试验,通过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Avocet S*6/Yr1、Avocet S*6/Yr6、Avocet S*6/Yr9单播与混播,研究不同基因组合对条锈病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两个或三个近等基因系混种后对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组合(Avocet S*6/Yr6+Avocet S*6/Yr9)、(Avocet S*6/Yr1+Avocet S*6/Yr6+Avocet S*6/Yr9)可显著降低条锈病的病情指数和病情曲线下面积(AUDPC)。  2.利用近等基因系Avocet S*6/Yr7、Avocet S*6/Yr18、Avocet S*6/Yr26对条锈病的不同抗性分析混播与单播后的病情控制效果,结果说明两个品种混播并不能稳定控制条锈病的发生,灌浆期间3个品种混播可显著降低条锈病的发生。从扬花到灌浆期间3个近等系混播的REM值(相对防效)<1,也说明3个品种的混播可减少条锈病的发生。千粒重数据显示3个品种混播极显著高于单个品种的千粒重(P<0.01)。  3.通过对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的病原菌不同时期的条锈菌的SSR分析,发现混播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s信息指数与单播相比并无太大差别,不管是两个近等基因混播基因系还是三个近等基因混播,只有三个近等基因系混播后的条锈菌多样性有所增加,不同的时间比较并没有差异。这也说明近等基因系混播后对条锈病的遗传多样性影响并不明显。  4.对Avocet S*6/Yr1、Avocet S*6/Yr6、Avocet S*6/Yr9三个近等基因系混播后的化感效应做一初步探索,发现混播组合的叶片浸提液对条锈菌的夏孢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不同生理小种的萌发率不相同。CYR32、CM42的萌发率在单播和混播中差异并不显著。其中CYR29的萌发率在各组合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组合(Avocet S*6/Yr1+Avocet S*6/Yr9)、(Avocet S*6/Yr6+Avocet S*6/Yr9)显著低于组合Avocet S*6/Yr9,组合(Avocet S*6/Yr1+Avocet S*6/Yr6+Avocet S*6/Yr9)低于单播处理Avocet S*6/Yr6、Avocet S*6/Yr9和两个近等系混播组合。CYR32的萌发率在各组合中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组合(Avocet S*6/Yr1+Avocet S*6/Yr6+Avocet S*6/Yr9)显著低于任一单播和混播组合。其萌发率仅为26.68%,而其余各组合萌发率均超过50%。通过不同的时间对比,不同的处理芽管的长度差异也并不显著。
其他文献
脂肪酸是一类羧酸化合物,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基团连接羧基所构成。脂肪酸可作为特殊化学品用于食品、医药、农业领域,而在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脂肪酸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其可衍生化为生物柴油和生物汽油,用于制成混合生物燃料。其衍生物羟基脂肪酸,不仅可用作药物前体、表面活性剂、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的添加剂,还可作为聚羟基脂肪酸的单体,制造生物可降解材料。目前脂肪酸的生产主要以动物油或植物油为原料,采用高
苦荞,由于富含黄酮类化合物,被誉为药食同源作物。苦荞黄酮主要包括芦丁,芦丁经水解变成异槲皮素和槲皮素。黄酮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防癌、增强免疫力、杀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功效。胰蛋白酶是一种触发酶,过多的胰蛋白酶,能激活其他的消化酶原,由于胰蛋白酶在消化过程与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性,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胰蛋白酶有关。因此我们研究了苦荞黄酮的稳定性及其与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首先,运用紫外、可见光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