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条锈病作为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影响着小麦的生产和发展,利用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控制小麦条锈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利用近等基因系品种研究混播对条锈病的控制作用和化感作用。 1.利用近等基因系三个感病品系进行混播试验,通过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Avocet S*6/Yr1、Avocet S*6/Yr6、Avocet S*6/Yr9单播与混播,研究不同基因组合对条锈病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两个或三个近等基因系混种后对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组合(Avocet S*6/Yr6+Avocet S*6/Yr9)、(Avocet S*6/Yr1+Avocet S*6/Yr6+Avocet S*6/Yr9)可显著降低条锈病的病情指数和病情曲线下面积(AUDPC)。 2.利用近等基因系Avocet S*6/Yr7、Avocet S*6/Yr18、Avocet S*6/Yr26对条锈病的不同抗性分析混播与单播后的病情控制效果,结果说明两个品种混播并不能稳定控制条锈病的发生,灌浆期间3个品种混播可显著降低条锈病的发生。从扬花到灌浆期间3个近等系混播的REM值(相对防效)<1,也说明3个品种的混播可减少条锈病的发生。千粒重数据显示3个品种混播极显著高于单个品种的千粒重(P<0.01)。 3.通过对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的病原菌不同时期的条锈菌的SSR分析,发现混播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s信息指数与单播相比并无太大差别,不管是两个近等基因混播基因系还是三个近等基因混播,只有三个近等基因系混播后的条锈菌多样性有所增加,不同的时间比较并没有差异。这也说明近等基因系混播后对条锈病的遗传多样性影响并不明显。 4.对Avocet S*6/Yr1、Avocet S*6/Yr6、Avocet S*6/Yr9三个近等基因系混播后的化感效应做一初步探索,发现混播组合的叶片浸提液对条锈菌的夏孢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不同生理小种的萌发率不相同。CYR32、CM42的萌发率在单播和混播中差异并不显著。其中CYR29的萌发率在各组合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组合(Avocet S*6/Yr1+Avocet S*6/Yr9)、(Avocet S*6/Yr6+Avocet S*6/Yr9)显著低于组合Avocet S*6/Yr9,组合(Avocet S*6/Yr1+Avocet S*6/Yr6+Avocet S*6/Yr9)低于单播处理Avocet S*6/Yr6、Avocet S*6/Yr9和两个近等系混播组合。CYR32的萌发率在各组合中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组合(Avocet S*6/Yr1+Avocet S*6/Yr6+Avocet S*6/Yr9)显著低于任一单播和混播组合。其萌发率仅为26.68%,而其余各组合萌发率均超过50%。通过不同的时间对比,不同的处理芽管的长度差异也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