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的分散控制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xf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大型结构的不断涌现,系统传统集中控制方法中所需要的传感器、控制器和作动器功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系统越大,单个控制器破坏率越大,整个系统更容易导致瘫痪。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提出了分散控制理论。结构的分散控制是指将复杂的大型结构分为多个子结构,子结构控制器独立决策并施加控制力。分散控制方法的研究包括分散控制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本论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散控制方法,并结合最小二乘方法、半主动控制理论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首先,本论文提出了地震激励作用下结构分散控制的新方法。此方法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Gauss(LQG)控制理论,阐述了大系统的分散控制结构形式,分散功能如何实现以及如何解决子结构间的耦合作用。计算控制力时增益矩阵的算法分为两种:方法一是用最小子结构控制力使控制性能指标函数在整个系统状态下取得最小值,方法二是用最小子结构控制力使控制性能指标函数在子结构空间状态下取得最小值。计算子结构控制力后,用子结构观测输出估计子结构的状态向量,子结构间的相互影响视为所考虑的子结构的外部力作用力作用在子结构上。其次,计算子结构间相互影响时也有三种工况:工况一是根据子结构间干扰力公式的表达式计算得到;工况二是根据子结构的观测输出估计层间作用力;工况三根据子结构的观测输出同时估计层间作用力以及地震波。最后本论文结合半主动控制策略与分散控制新方法形成更接近于工程实践的分散半主动控制。并结合地震激励高层建筑线性反应控制基准(Bcnchmark)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在钢结构建筑中利用中心支撑进行抗震设计已经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认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抗侧力体系—中心钢板剪力墙支撑钢框架结构,它结合了中心支撑框架的强度
由于历史和资金的原因,我国大部分20世纪后期修建的桥梁仍在营运使用,但其桥面宽度已无法满足现代交通的通行要求,成为制约我国公路运输事业发展的瓶颈。对这些旧桥如要全部推倒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高墩连续刚构桥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初步调查表明:在已建成及正在设计规划中的高等级公路中,墩高超过30m的高墩桥梁占桥梁总数的40%以上,而目前
我国对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已开展了一段时间,但主要集中于水泥混凝土的应用,对于再生混凝土应用于沥青路面的研究较少。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考
近年来随着水电能源的深入开发,在高山峡谷、深切河谷地带修建的水电工程正在不断的增加,在深切河谷地段高陡斜坡岩体上修建的岩石高边坡工程也越来越多。由于复杂的地质环境
本论文以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初沉池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式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和在此工艺基础上投加载体工艺的试验研究,探讨了两种工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脱氮特性
公路尤其是山区公路的行车视距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视距问题主要包括视距计算和评价等内容。我国公路设计规范里对此做了明确的规定,在设计过程中历来被高度重视。但资料
断裂已经成为钢结构行业最为苦恼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构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目前国内外对钢结构断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梁柱连接节点的改进上,试图通过改进节点的连接方
无腹筋钢筋混凝土梁中,在保持混凝土材性一致、配筋方式相同、配筋率一致和平面内几何尺寸相似的条件下,随着试验梁高度的增加,其平均名义极限剪应力降低的现象称为无腹筋梁
近年来,世界各地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结构破坏和人员伤亡,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制造了空前的灾难。其中大部分建筑破坏或者倒塌,经调查发现,倒塌的结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