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初中生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现状调查——以国家级贫困县湖南省新化县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97156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离家出走以及自杀事件屡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和高度重视,而对其中贫困地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很多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对贫困地区初中生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状况进行全面地、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家级贫困县新化县初中生的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状况进行实证调查(实际调查人数1536人,其中男生824人,女生712人),分析贫困地区初中生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现状、所存在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探讨影响初中生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因素,探寻培养初中生心理弹性的方式,以达到提高初中生心理弹性和培养积极合理的应对方式的目的。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贫困地区初中生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第二部分研究的过程,以国家级贫困县新化县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在这个调查研究中,采用李海垒等人修订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HKRA)》和《简易对方式量表》对国家级贫困县新化县的1536名初中生的心理弹性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第三、四及五部分为研究结果、讨论及研究结论,分析贫困地区初中生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现状,并得出如下结果:(1)在总体上,贫困地区初中生心理弹性总体状况良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贫困地区初中生心理弹性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而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心理弹性水平差异不显著,同时,贫困地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初中生心理弹性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家庭关系的贫困地区初中生心理弹性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是否担任了班干部以及担任班干部年限不同的贫困地区初中生心理弹性水平也存在显著的差异。(2)贫困地区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在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贫困地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初中生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的差异。(3)贫困地区初中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在总体上呈现出极其显著的相关性。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方式呈现出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方式则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第六部分,总结全文,在前文的基础上,对本文中所得出的所有有价值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结论,并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及其中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并朝着微型化发展。其中,微课凭借其“时间短、内容简洁、主题明确”等优点,逐渐发展为被广大学习者
期刊
自教师专业化理论兴起以来,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也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研究的热门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
经过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之相适应的中国文化和中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