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公共外交的兴起,侨务公共外交在2011年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上被正式提起。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在大会发言时也指出,“十二五”时期,要“以‘以侨为桥——沟通中国与世界’为主线,加强侨务公共外交”。侨务公共外交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开展侨务公共外交一方面可以涵养侨务资源,提升华侨华人对中国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华侨华人向住在国宣传真实的中国,帮助他们客观看待和认识中国。华侨华人在侨务公共外交中扮演者双重身份,作为侨务公共外交的纽带,在参与侨务公共外交的同时,也增强了在主流社会的影响力。目前中国与马来西亚在经贸投资、国际教育合作、能源合作、海运合作、旅游乃至军事交流等方面都取得良好的发展。马来西亚由于历史、文化、地理因素,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当然,两国客观上也存在一些亟待妥善解决的问题,如中马双边的经贸投资关系、南海主权归属和马来西亚华侨华人等问题都构成制约双边持续友好关系的重要因素。马来西亚作为东盟的核心国,这些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国与其他东盟国的关系。马来西亚华人拥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在该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文化、教育、政治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现实中难以将所有外国民众都纳入公共外交队伍,是以传播学领域的“精英效果理论”为公共外交的实践指明了一个方向,即公共外交所传播的主要对象,是对象国的舆论精英和政策精英等具有影响力的人力资源,并以精英为中坚力量带动其他一般受众群体。基于华侨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影响力,马来西亚华人足以构成中国软实力的资源之一。由于公共外交是一国软实力的表达方式,所以,整合与利用该华人群体的资源力量势必有助于我国对马来西亚公共外交的绩效。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引入公共外交的概念介绍侨务公共外交,并对公共外交与侨务公共外交的关系进行比较,因为是研究中国对马来西亚的侨务公共外交,所以在此部分也交代了开展对马来西亚侨务公共外交的背景及目的,为后文做铺垫。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华文媒体对外宣传、文化活动、经济往来、华文教育、权益保护这五个方面入手对开展马来西亚侨务公共外交实践路径进行梳理。第三部分是基于第二部分的实施途径从国家形象、中马关系以及华侨华人在马来西亚影响力这三个维度分析侨务公共外交成效。第四部分分析了开展对马来西亚侨务公共遇到的困境,例如中国主流媒体影响力有限、未能充分发挥华商网络、华文教育举步艰难、护侨法律不健全这一系列问题。第五部分基于第五部分面临的问题,启示我们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对马来西亚桥务公共外交,并且中国今后侨务公共外交的实施也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