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力是产生新颖的和适宜的工作成果的一种能力,对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是一个极其富有创造潜能的群体,培养和开发儿童创造力不仅能够促进儿童本身的全面发展,还能为将来塑造更多更卓越的创造人才,从而造福人类本身。社区作为正在蓬勃兴起的新型管理机构,拥有丰富的各类教育资源,是儿童创造力培养的理想场所。两者的有机结合必然将为儿童创造力培养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本论文全面阐述了创造力以及儿童创造力的定义、内外部特征、评价方法以及与创造力重要相关的其他主题,包括智力、人格和问题解决。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又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可行性、具体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探讨与介绍。进而归纳并总结了学校和家庭开展儿童创造力培养的一些重要经验成果。接下去结合对城市社区现状、功能等的理性分析,以及社区已有的相关举措,提出以社区自身的特点和社区资源的利用为突破口,借鉴创造教育的内容,构建儿童创造力社区培养模式的蓝图。为此,本论文在上海的两个社区中各抽取15名四年级被试和15名七年级被试作为实验组参加创造力培训班,同时设定了智商等基本条件相匹配的控制组。这60名实验组被试持续接受了研究者所设计组织的半年的培训课程,控制组不接受任何培训。实验结束之后对所有120名被试进行创造力测验及人格、亲子关系等测验。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创造力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能力,与智力、人格等都有一定的相关,与父母的教养态度也不无关联。这些内外因素具体如何影响创造力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人为的教育培训确实能够促进儿童创造力的显著提高。实验中发现,儿童创造力培养要遵循儿童本身的心理特点。Renzulli的丰富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培养思路。 3)儿童创造力的社区培养要从对社区特点和优势的深入了解入手,立足于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社区内容的不断开拓,继续加大社区参与的力度。最终建立和健全完整的社区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