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治疗拇外翻在步态周期中截骨端位移与跖痛症量化关系的有限元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步态周期是指正常行走或奔跑时,同一侧足从足跟至前足离地迈出-空中摆动直到脚跟再次着地的行进过程。前足横弓支撑着人的正常站立和行走,参与着足底功能的构建,在整个行动时的步态周期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根据步态系统分析正常前足足底压力有一定规律,从内(第一跖骨头)向外(第五跖骨头)依次呈递减趋势,而足底压力分布顺序的变化是足部结构发生改变的信号,这会打破整个足部生物力学状态从而影响整个步态周期甚至正常行走过程。足踝门诊常见的此类病症就是拇外翻合并跖痛症和拇外翻术后转移性跖痛症,其主要病理表现就是前足足底胼胝体的形成和跖骨头下方的疼痛。由于遗传性拇外翻畸形导致前足足横弓塌陷或者后天医源性因素导致足弓结构改变使步行时前足负荷增加,足底压力偏聚在局部跖骨头下所致。近几年因传统开放术式损伤较大,过程复杂,恢复期较长,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式广泛接受,这种术式主要包括分离关节囊、削磨骨赘、跖骨截骨、手法复位、外固定裹帘以上5个步骤,在治疗时从三维和生物力学角度出发,尽可能使足底混乱的压力分布恢复正常,从而纠正畸形。因此,在术中微型钻头截骨后手法整复纠正拇外翻畸形时,需要根据第1跖骨的长度尽量控制调整跖骨远端的短缩与位移距离。当下研究中缺乏相关术中位移距离定量的指标研究,应临床需求,当加强微创截骨端在步态周期中的位移研究,确定其中的具体量化关系,实现科技化、规范化、精准化医疗救治。二、研究方法选取一位拇外翻合并足底跖痛症的志愿病人,操作Mimics、Rapidform XOR3 64、ABAQUS等有限元三维处理软件构建构建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拇外翻手术前、后的有限元模型。选取两位拇外翻志愿病人,其中一位为拇外翻合并跖痛症但术后跖痛症痊愈病人,利用足底测力台采集分析系统对二位拇外翻志愿者手术前后的足底压力进行动态测试,将步态测试后的数据与所构建的有限元模型对比,从而验证有限元模型是否有效;在拇外翻术前有限元模型上模拟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拇外翻的手术操作步骤,分别将截骨后第1跖骨头远端由内向外、由上到下按照步骤依次纠正,位移单位定义为2mm,最终位移距离为Omm、2mm、4mm和6mm。收集并分析截骨端及各个跖骨头下在步态周期中的应力数据,明确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分别与第1、2跖骨头下应力变化之间的量化关系,分析第1、2跖骨头在步态周期中的压力变化与术后转移性跖痛症发生之间的关系,得到术中精确的位移量化指标。三、研究结果本研究建立了拇外翻合并跖痛症全足的骨软骨及软组织的模拟仿真有限元模型,同时模拟步态周期中拇外翻术后全足应力、应变模型及动态过程支撑相末期的工况。拇外翻合并跖痛症支撑相末期工况有限元模型包括跗骨、跖骨、趾骨、关节软骨及肌腱韧带共80个独立模型,拇外翻合并跖痛症支撑相末期工况共有610861个单元,173618个节点。基于拇外翻合并跖痛症动态仿真支撑相末期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第1跖骨截骨远端位移的变化情况与外侧跖骨头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水平位移保持固定值时,伴随着垂直位移量的增但,截骨远端(第1跖骨头下压力)逐渐增加相反第二跖骨头下压力随之减轻。对比分析发现,水平位移固定为0mm时,垂直位移的变化情况与截骨远端(第1跖骨头下压力)变化相关性最大,r值0.873;与第2跖骨头下压力变化呈中度负相关性,r值为-0.650;当水平位移量在2mm~6mm动态变化时,垂直位移变化关系与第1跖骨头压力变化存在相关性,r值依次为0.912、0.987和0.799;水平位移在4mm~6mm之间动态变化时,垂直位移的变化与第2跖骨头的压力变化相关性较高,r值分别为-0.811、-0.699(水平位移在2mm时,第二跖骨头下压力与垂直位移无明显相关性)。同样情况下,当垂直位移在(0~6mm)动态变化一定时,水平位移的动态增加过程与第1跖骨头下压力关系明显相关,第2跖骨头对应位置压力依次降低;支撑相末期工况,当垂直位移固定为4mm时,水平位移的依次增加与截骨远端(第1跖骨头下)压力变化相关性最高,和第2跖骨头下压力变化高度负相关性,二者相关性均为最大值,此时r值最高为0.981与-0.890。当垂直位移一定时随着水平位移的增加其余数据(Omm与4mm)也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与第一跖骨下应力r值分别为0.826、0.930,与第二跖骨头下应力具有中度负相关性,具体r值为-0.581、-0.512。当垂直位移为4mm时,第1跖骨头下应力伴随着水平方向位移的增加而增大,相反,第2跖骨头下压力随之减小,二者与水平方向的位移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值为0.981与-0.890;同时在这一区间,截骨远端(第1跖骨头下)压力x与第2跖骨头下对应压力y相关性最高,r值为-0.830,量化关系方程为y=-0.4528x+0.4159;水平位移为4mm时,垂直位移的增加,截骨远端(第1跖骨头下)压力x与第2跖骨头下对应压力y相关性为负值,r值为-0.894,量化关系为 y=-0.6504x+0.5232。四、研究结论步态周期中,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拇外翻截骨端的位移变化与跖痛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线性关系。当第1跖骨截骨远端向外侧位移4mm、跖侧位移4mm时,拇外翻畸形能够得到纠正,术后跖痛症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
其他文献
初雨调蓄池作为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工程措施,对提高城市水环境抗冲击能力、流域内河道水质稳定达标能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以深圳市龙岗区丁山河调蓄池为例,简要探讨了流域水环境治理中初雨调蓄池的功能,介绍了初雨调蓄池的规模计算、布置形式、通风除臭、冲洗方式等工艺设计要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其运行模式,为类似项目的初雨调蓄池设计提供借鉴。
本刊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全文如下。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事业。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为推动"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
期刊
江苏省泰州市幼儿园创办于1952年,目前已形成了"一园三区"的办学格局,是江苏省首批示范性实验幼儿园。幼儿园以"爱孩子,就是给孩子最美的教育"为办学追求,创设和谐美好的育人环境,构建和衷共进的师生关系,创造"和正尚美、和爱至美、和乐共美"的育人文化,把"和美教育"贯穿于保育教育全过程。幼儿园充分利用"梅乡"资源,立足京剧艺术课题研究,挖掘适合幼儿学习的京剧元素,以项目方式展开课程改革的深入探
期刊
2017—2019年,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西藏各地区苹果、梨、桃、核桃、葡萄等果树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危害西藏各地的果树病害有31种,虫害有54种;主要流行病害为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白粉病、苹果树腐烂病、桃褐斑穿孔病、桃缩叶病、核桃黑斑病、葡萄灰霉病等,主要害虫为苹小食心虫、苹果绵蚜、黄斑长翅卷蛾、丽腹弓角鳃金龟、球蚧、害螨、梨木虱等;不同区域发生危
售楼示范区是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建筑类型,其作为特殊商品的销售和展示,在地产行业的发展推动下变化很快,人们对地产销售的理解、需求都产生了变化,希望在售楼示范区这个浓缩空间中反映产品理念和品质感。当下售楼示范区遍地开花,琳琅满目,风格多样,尽管其形态多样,但其空间与动线的组织与设计,是有章可循的。空间与动线的组织方式不仅是设计中的重要关注点,更可作为售楼示范区的亮点所在,进而提
2016年以来,威海市小学数学立足深度学习课题研究,遵循"把握重点,整体架构,分步推进"的原则,统筹规划研究路径,以问题为导向,找准研究的切入点和有力抓手,在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这一目标,进行了一系列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研究
期刊
目的本研究拟从抑制易损斑块炎症反应入手,以CD40L/NF-κB信号通路为切入点,观察解毒活血方对ApoE-/-小鼠易损斑块炎症反应的影响,为探讨ACS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向。方法高脂饲料喂养ApoE-/-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给予解毒活血方进行干预。给药结束后采集血液标本,分别测血清血脂、炎症指标IL-1β、ICAM-1水平;显微镜下解剖分离出心脏及主动脉组织,全长主动脉用油红染色
本文介绍了采用国产华中HNC-210B数控系统改造德国进口立卧交换式加工中心原西门子3系统的选型、配置,改造内容、设计方案,以及机床梯形图设计的设计特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