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叶槭基因组演化及其濒危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梓叶槭(Acer catalpifolium Rehd.)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槭属(Acer)多年生阔叶乔木树种,主要分布区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华西雨屏区,属国家II级保护植物并在2009年列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Wild plant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WPESP)名录。梓叶槭分布区域狭小,气候及地理条件特殊,且种群数量极小,亟须对其进行物种保护行动。目前,关于槭属及梓叶槭遗传背景的信息较少,阻碍了梓叶槭保护策略的制定及其适应性演化研究的开展。因此,本研究对梓叶槭细胞核基因组及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和注释,对梓叶槭基因组的信息进行全面解读,并利用SLAF简化基因组技术对梓叶槭现有主要种群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分析当前的种群结构与遗传多样性水平,明确梓叶槭系统发育地位、基因组结构演化,并揭示濒危的遗传学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梓叶槭基因组概况:联用三代和二代测序技术,并利用Hi-C技术辅助组装,通过整合Pac Bio Sequel数据(?34.39Gb)、Illumina数据(?34.40Gb)和Hi-C测序数据(?45.55Gb)获得了染色体级别的梓叶槭基因组。其总长度为654.51Mb(scaffold N50为37.58Mb),其中86%可定位于13条染色体上。共注释到蛋白编码基因35,326个,BUSCO评估基因组完整度为93.33%。自梓叶槭基因组测序数据中获得其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57,349 bp,GC含量为37.9%,包含117个基因。系统发育分析与基因组演化:梓叶槭与葡萄(Vitis vinifera)一样,在被子植物形成后,仅经历了1次全基因组多倍化事件。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梓叶槭与漾濞槭(A.yangbiense)大约于6.9 mya分化。对梓叶槭与其9种近缘物种进行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并联合前期已发表槭属物种共48个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梓叶槭与庙台槭亲缘关系最为接近。梓叶槭对华西雨屏区环境适应性的遗传学基础:梓叶槭中参与多种避荫反应的FRS-FRF基因家族出现大量扩增,体现了其对华西雨屏地区常年阴雨、缺乏光照特殊环境的适应性;在槭属叶绿体基因正选择分析也显示光合系统Ⅱ亚基(psa I与psb K)受到正选择,不同光环境对于槭属植物是较为重要的选择压力,但这也可能导致梓叶槭成为该区域的特异类群,削弱了梓叶槭对于其他生境的适应能力。本研究还确定了梓叶槭木质素合成途径关键酶的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促进梓叶槭树干的高生长,形成了梓叶槭高大通直的树型,以便在该地区获得更多的光资源。梓叶槭濒危的遗传学机制:自0.3 mya,梓叶槭有效群体大小就开始持续减少,直到末次盛冰期。在冰期过后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期,其有效群体大小也未能回升,以23个梓叶槭进行SLAF简化基因组测序显示期望杂合度(Exp_Het)均值为0.106,远低于槭属其他物种,梓叶槭居群间未形成明显的种群结构。梓叶槭基因组中NAC(No Apical Meristem)基因家族的保守域中出现正选择。该基因家族在胚胎、花和营养生长以及防御作用与响应非生物胁迫起到重要作用,鉴定出有害突变,可能对梓叶槭生存与应对环境变化产生不利影响。综上所述,梓叶槭的濒危主要有历史气候环境造成,其在第四纪以来种群数量持续下降,且在冰期后未见提升,其基因组在演化过程中出现对应华西雨屏区特异性气候条件的适应性,但也由于其种群数量较低,积累了有害突变,并由于受遗传漂变的影响使其遗传多样性丧失严重。这可能进一步导致梓叶槭种群的衰退,形成当前梓叶槭成为极度濒危、亟待保护拯救的极小种群物种的局面。本研究从核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群体遗传三个方面对极小种群濒危植物梓叶槭进行濒危机制研究,为槭属及华西雨屏区特有物种的保护和种群复壮提供遗传背景资料。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山区和丘陵区,由于季节性降雨不均,导致油茶种植地供水不足,产量低。为了缓解季节性干旱给油茶产量带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有机覆盖材料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三个品种(‘华硕’、‘湘林210’、‘衡东大桃’)进行覆盖,并筛选出最佳覆盖处理措施和品种。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平台代谢组学(LC-MS、GC-Tof-MS)手段探究季节性干旱条件下油茶果实中种仁代谢变化以及生
隧道跨断层处是地震作用时隧道震害最严重的位置之一,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隧道将会不可避免地穿越断层破碎带,开展高烈度跨断层隧道抗减震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意义。本文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提出了剪扭柔性接头力学模型,建立了设置多个柔性剪扭接头的隧道的力学模型,同时建立了穿越断层隧道设置剪扭柔性接头的力学模型,提出了跨断层隧道设置剪扭柔性接头的纵向响应简化分析方法,揭示了隧道不
纤维素纳米纤维(CNFs)是主要来源于天然植物中的一种新型一维纳米材料,具有来源广泛、绿色环保、长径比高、力学性能优异、物化性能丰富可调等特点,在柔性可穿戴电子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CNFs可以赋予柔性电子产品出色的力学性能,但是由于CNFs是电子绝缘性材料,这也会为电子产品带来低电导率的问题。MXenes作为一种新兴的二维纳米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光热性能以及抗菌性能等优点,受
学位
学位
机体血糖稳态的维持对于人体正常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血糖稳态被打乱,则会导致低血糖或者高血糖的发生。其中最典型的症状就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是控制机体血糖水平最重要的激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进入血液,在餐后3小时以内迅速降低血糖水平并使其接近餐前水平,之后血糖水平缓慢降低到正常水平。在胰岛素反应器官肝脏、脂肪、骨骼肌中,骨骼肌负责餐后绝大部分(约80%-90%)的血糖的吸收,因而在
研究目的:宫内生长受限(IUGR)可使子代的肾单位数目下降,造成子代高血压、终末期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低剂量哇巴因可挽救IUGR大鼠肾脏的发育,使肾单位数目得到部分恢复。为探究哇巴因挽救[UGR大鼠肾脏发育的机制,评估挽救后的肾脏功能,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1)随访哇巴因干预后的IUGR大鼠子代,研究其肾脏功能;(2)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哇巴因对IUGR胎鼠肾脏基因表达谱
黄土地貌区高速公路边坡在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严重,对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破坏较大,制约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黄土地貌区公路边坡土壤侵蚀过程复杂多样,公路边坡的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发挥的效益存在较大差异,为总结不同地貌类型区公路边坡的水土流失规律和正确认识公路边坡水土保持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本文以山西省典型地貌类型区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斜摄航测获取DEM数据、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径流小区观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