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湘西自治州为例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m1984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的竞争[1]。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作为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目标不仅在于寻求区域产业要素间的动态均衡和协调,还在于通过提高结构聚合质量和转换能力,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的高效率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和研究是有必要的。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不是所有产业并行发展的过程,也不是不同产业直线交替的过程,而是一些产业的产生会引致许多产业的产生,并支撑着它们的发展,从而共同推进整个产业结构超前发展的过程。这些产业就是主导产业,其发挥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因此他们就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承载主题。   从欠发达地区的典型——湘西自治州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运用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综合相关学科知识,根据湘西自治州目前的产业结构特征,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设置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对2007年全国、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湘西自治州产业结构的研究发现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资源利用水平较低;二是产业技术进步相对发达地区较慢;三是科研经费的投入较低;四是科技人员的数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五是经济的对外开放度不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湘西自治州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但目前的产业结构水平还比较底;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都比全国和湖南省要低。随着湘西自治州内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目前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因此,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   主导产业对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意义在于通过主导产业群的高增长性和强带动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促使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在对湘西自治州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以后,结合已有的主导产业群的选择理论,综合考虑湘西自治州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系统分析了自治州的主导产业,并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实证分析,选择出自治州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即第一层次为旅游业;第二层次为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医药产业,并提出了主导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湘西自治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湘西自治州区域资源禀赋条件,适时适宜地选择和确立目前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主导产业,力求通过主导产业的强带动性和高度关联性,实现自治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经济快速、高效增长。
其他文献
期刊
沪港通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又一力举,成为连通内地和香港的股市资金的重要流通渠道,近期股票市场上更是呈现了两地市场不同以往且明显的相互影响态势,本文旨在探求沪港通的开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