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面劳动和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升级——一项纵贯式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hua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初,中国纺织服装业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促进了纺织服装全球产业网络(GPN)的重构,多纤维协定(MFA)的终止加速了这一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凭借劳动力比较优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然而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仍以加工制作为主,受制于国际品牌商和零售商。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压力。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长期以来沿袭低成本和低价竞争的规模扩张型增长模式,这种内耗式的恶性竞争方式使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处于量增价跌的尴尬境地,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金融危机对纺织服装企业带来极大的冲击,进一步宣告企业这种追底杀低(racetothebottom)的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同时随着体面劳动的提出,以及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劳工问题的重视,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企业的劳工问题更被广泛关注。体面劳动不但是发达国家的同业竞争者和劳工组织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提出的要求,也是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解决自身面临的劳动力流失问题和招工难问题的路径。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要积极进行企业转型升级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攀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通过经济升级(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长期转型目标;企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实践体面劳动,进行社会升级,提高企业的社会绩效以及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本文按照情景—结构—行为—绩效(C-S-C-P)范式,应用案头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在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网络重构的背景下,在对体面劳动和企业升级(经济升级和社会升级)的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分析国际采购商的压力以及劳工压力(context),描述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基本情况(structure),分析体面劳动的实践以及企业升级的行为(conduct),讨论不同战略的企业绩效,并对转型升级的典型企业进行分析(performance)。   本文通过对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网络中企业体面劳动与企业转型升级的理论与纵贯式实证研究,探讨体面劳动与经济升级和社会升级的关系。并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的路径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其他文献
企业持续的生命力源于顾客。企业的产品、服务符合顾客的期望,企业能够切实为顾客考虑,顾客才会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如何能够获得对消费者顾客价值优势,并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将其转化为产品的独特竞争能力己成为企业最难以被超越的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将顾客价值调研的结果应用于产品的开发阶段的产品设计策略之中,降低开发产品风险,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确保企业在竞争保持持久力。因此,基于顾客价值优势的产品设计策略研究具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怀化学院培养应用型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的思考与实践,阐述了对人才培养计划的修改、理论教学、实验教学、野外实习、专业技能考核等方面的实践与改革措施。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专业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内容改革    我国高校在经历了急速扩招的发展之后,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
随着国家2015年推行“互联网+”战略,这必将带来我国互联网的跨越式发展。根据互联网调查数据,目前国内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历史新高。时下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融合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网络购物、电子支付、网约车等等各种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营销必然会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也必然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证券行业是我国的金融支柱产业,但是国内经济形势的下行,以及2015年股市泡沫的破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