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M2.5表面容易吸附大量的有害物质,不仅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而且对环境和气候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PM2.5已经成为了众多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国家治理环境空气质量的重点。火电厂和机动车是PM2.5的两大主要污染源,目前我国火电厂已经实施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机动车也迈开了国V标准的实施步伐。本研究基于火电厂和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设计三种方案共8种情景。同时基于MEIC清单和相关的统计数据,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经验,建立了火电源和机动车源网格化源清单。运用WRF-CMAQ模式系统模拟火电厂和机动车实施不同阶段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PM2.s的影响效果以及火电源和机动车源对PM2.5的贡献率状况,以此评价标准的实施对我国PM2.5的影响以及预测2020年火电源和机动车源对PM2.5的贡献率状况,为未来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和PM2.5的污染防治提供参考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和机动车国V标准的实施对改善我国PM25的污染状况均具有显著效果,两者均实施对PM2.5污染状况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火电厂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2011版标准相比于一直执行2003版标准,到2020年我国30个重点城市的PM2.5的年均浓度从32.8~90.6 μg/m3下降为24.3~79.2 μg/m3,对30个重点城市PM2.5的贡献率由27.7%~34.8%下降为12.2%~19.6%。机动车按照国V标准实施步伐执行相比于一直保持2010年控制力度,到2020年我国30个重点城市的PM2.5的年均浓度从32.8~90.6 μg/m3下降为27.5~82.7 μg/m3,对30个重点城市PM2.5的贡献率由23.3%~31.7%下降为14.9%~23.9%。火电厂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2011版标准且机动车按照国V标准实施步伐执行国V标准,相比于火电厂一直执行2003版标准且机动车一直保持2010年控制力度,我国30个重点城市的PM2.5的年均浓度从32.8~90.6 μg/m3下降为19.2~71.4 μg/m3。研究表明,火电厂和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对改善我国大气PM2.5污染有显著效果,但到2020年我国PM2.5污染仍然比较严重,为了更好地控制PM2.5污染,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控制包括火电厂和机动车在内的大气污染源的排放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