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海外拓展路径与效率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erorn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2年中国政府放宽保险企业投资海外的限制以来,国内保险公司涌向全球市场,保险业国际化建设在国内保险发展中成为最令人瞩目的趋势之一。保险公司一次又一次在海外买楼,刷新人们对保险公司实力的认知。通过查阅资料,本文整理出以下三种海外拓展的路径:第一种在海外设立分公司或者子公司,第二种在海外并购或者入股当地保险企业,第三种保险资金投资海外资本市场及房地产市场。不论是像近两年阳光、平安在海外买楼还是像中国人寿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或是像安邦保险并购美国信保人寿公司,中资保险公司进军海外市场的脚步不断在加快,方式也愈加多元化,说明中资保险公司在全球配置资产的能力不断提升。随着保险监管能力的提高,保险机构境外投资管制的放开,保险企业海外拓展的势头强劲,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积极性强烈,这对于险资风险的分散,利润收益的提升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文总结了我国保险公司近几年海外拓展的主要路径,并对各路径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着重以中国人寿2015年6月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为例进行保险业海外设立子公司的SWOT分析,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角度探讨中国人寿(新加坡)公司在新加坡的竞争力,得出了深耕新加坡市场,适应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完善公司的管理体系,将新加坡公司作为海外拓展的支点的结论。  随后选取15家中外资保险公司,其中中资保险公司11家,外资保险公司4家,整理计算2007、2009、2011、2013、2015年度的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模型(DEA)分析当前这15家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在国内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中资保险公司,相比于外资保险公司,规模效率较低、纯技术效率较高而导致总技术效率较低,结合国内事情现状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在国内盲目扩张,失去了规模经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本文认为在国内有较大市场占有率并有较强实力的中资保险公司应该积极向海外发展,提升规模报酬,获得更多的收益。  本文最终得出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政策鼓励保险国际化的大环境下,中资保险公司必然会选择进入海外市场的结论,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提升管理效率,第二坚持专业化发展,突出保障功能,第三加强国家化人才储备,实现跨越式发展。相信在不断“走出去”的实践下,中资保险公司会在世界保险业中大放光彩。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经济上的高速增长,还使得我国的市场运行环境日益得到改善,外商来华投资的热情也日益高涨,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学位
采用生物酶低温漂白一浴助剂和传统碱,比较了棉针织物经低温练漂与传统练漂两种前处理工艺的织物性能指标、环境效益和能耗效益。结果表明:低温练漂工艺可去除棉针织物上的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