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较法视野中的诉审同一——以我国公诉审一审程序为落脚点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ly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在英美法系国家或是在大陆法系国家,都以实现诉审同一为导向开创了这样或那样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我国在刑事立法上并未就诉审同一作出具体规定,仅在相关的司法解释中有所涉及,然而该司法解释并不完备,其规定也有待商榷。相应地,在司法实践中这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较多。立法、司法目前的现状,无疑从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在诉审同一上理论储备的不足。基于此,本文以诉审同一为题,主要从诉审同一的历史溯源、概念与内涵、理论基础、两大法系的不同理论和实践之对比,和我国在诉审同一上的现状分析及具体设想六个方面展开论述。 引言 以法治为大背景,以程序和法治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为进路,着重突出能否实现诉审同一关乎控审分离原则、不告不理原则、有效辩护原则等的贯彻和落实,也即关乎程序正义、法治社会的具体构建能否得以实现。 第一部分诉审同一的历史溯源沿历史脉络,以不同诉讼模式下在诉审同一上的不同实践以观,概括的对弹劾式诉讼模式、纠问式诉讼模式以及职权主义、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和诉审同一的关系作了分析,以此指明了诉审同一问题得以彰显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部分诉审同一的概念和范围何谓诉审同一?众说纷纭,不免存有混乱。为准确揭示诉审同一的本质和范围,本部分对诉审同一作了绝对与相对之分。绝对的诉审同一只存在于纯理论层面,而相对的诉审同一又有严格与非严格之分。基于前述区分,对诉审同一之“同一性”的范围也作了具体分析。 第三部分诉审同一的理论基础之所以强调诉审应实现“同一性”,主要基于对控审分离原则的贯彻落实、人权保障以及有效辩护的考虑。 第四部分两大法系国家诉审同一的理论和实践受政治经济环境、诉讼历史文化、法律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对诉审同一的法律规定及具体实践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差异,其中又不乏共性。本部分重点分析了英美的“罪状制度”、德国的诉讼标的理论和日本的“诉因制度”,并加以比较。不但指出了三者在诉审同一上体现的的共性,而且分别对其两两间的区别予以明确。 第五部分我国法在诉审同一上的现状虽然1979年的旧刑事诉讼法和1996年修法都没有明确规定控审分离原则,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了贯彻。比如,确立了控诉权和审判权有专门机关行使的原则、注重了对被告人辩护权的保障等等。遗憾的是,无论新旧法对于控审分离原则的贯彻都是不彻底的,许多相关的规定要么缺位、要么直接与控审分离原则相背离。实践中的做法也较为混乱。本部分重点指出了我国在诉审同一上的缺憾,并深刻剖析了缺憾得以产生的具体原因。 第六部分对我国实现诉审同一的具体设想立足于前文的分析概括,本部分尝试性的对我国实现诉审同一应坚持的基本点、目标模式之定位和非严格的诉审同一模式的制度设计和完善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结语 突出了诉讼观念的转变尤其是程序正义观念的深入人心对我国实现诉审同一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过程中,社会公平正义显得尤为重要。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指标。医疗保险是群众的基本需求,直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众文化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重要的文化形式。大众文化其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在面对大众文化发展的时候不能放任自流,而必须以科
为了获得陈四楼煤田合理开采的临界深度,采用回采巷道的矿压现场观测以及深部开采数值模拟两种实验方法,由现场观测得到的矿压数据分析得出了600 m为深部开采临界深度,并与数
由于过失所致纯粹经济损失中受害群体以及行为人责任的不确定性,缺乏社会典型公开性,加之其仅仅是受害者金钱方面的损失,传统理论中,各国侵权法普遍坚持过失所致纯粹经济损失
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由于汽车尾气排放所引起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已经在一些大城市发生;我国的较大的河流基本上都存在污染,尤其是河流跨界污染问题严
近年以来,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加之房价居高不下,催生了大量的租房群体。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相关交易逐渐频繁,房屋租赁市场蓬勃发展,转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经济生活中扮演
目的对2种诱饵在笼诱法蝇密度监测中的效力差异做初步比较。方法笼诱法监测蝇密度,诱饵使用腐鱼内脏与糖醋水混合物。使用χ2检验统计蝇种构成比差异,圆形分布法计算诱饵间季
通过对直接蒸发冷却和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原理的分析 ,得出了蒸发冷却技术在我国干燥地区应用的可行性 ,在这些地区利用直接蒸发冷却与间接蒸发冷却联合系统可以取代机械制冷 ,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为回顾总结60年来不同时期的建筑创作成果,表彰优秀建筑设计作品,提升建筑创作学术价值与地位,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激励建筑设计行业多出人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