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和胫骨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5年4月,我们运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和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12例,其中胫骨骨缺损7例,清创后骨缺损范围6.5~10.7cm,平均7.2cm,股骨骨缺损5例,清创后骨缺损范围6.3~11.6cm,平均8.4cm。手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彻底清创,植入含敏感抗生素的骨水泥,控制感染,形成骨诱导膜。如清创后一期不能缝合创面,则进行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第二阶段待感染控制,皮瓣成活后取出骨水泥,股骨骨缺损的患者采用单边外固定架,胫骨骨缺损的患者采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进行骨延长,如断端愈合不良,则行植骨术。术后采用外固定架指数(EFI)和ASAMI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9~26个月,平均23.5个月。外固定架固定时间9.8~17.6个月,平均12.7个月,平均外固定架指数(EFI)为1.52月/厘米。ASAMI评价标准,骨性结果:优7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为91.67%;功能结果:优3例,良7例,中2例,优良率为83.33%。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患肢感染复发,均达到了骨性愈合,7例钉道感染,2例对线不良,3例牵引针松动,经对症处理后取得良好疗效。结论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感染,纠正患肢畸形,而且能够重建肢体的功能,是治疗股骨和胫骨感染性大段骨缺损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病例数较少,缺少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直接对比,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