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是水涨船高发展迅猛,并且在经济生活中地位也越来越高,对企业、对消费者、对社会文化等发挥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但是在这个大好的形势下,广告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虚假性广告、误导性广告、违法广告层出不穷,对它们的监管工作收效甚微。面对严峻的形势,本文从全新的角度对广告进行了分析。首先,对中外广告的监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它们的各自的特点并对比中外广告监管的不同国情、社情,得出结论: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广告监管工作要以行政监管为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广告监管工作,促进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其次,分析了广告的现状、负外部性广告的危害性和广告监管工作的现状。最后,面对此状况,提出了笔者的解决措施。具体就是,第一章写出了研究的目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点等。本文在第二章,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对广告进行分析、定义:首先介绍了外部效应的定义、含义及特征等,然后根据这些理论对广告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广告可以分为正的外部性广告和负的外部性广告。正的外部性效应的广告具有积极的影响,我们不再做具体的探讨,研究的重点在于负外部性广告的监管问题。接下来进一步介绍了具有负外部效应广告的分类,巨大的危害性,监管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国内外的角度,分析了美国的广告监管特点、欧盟的广告监管特点,加以总结;然后又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社情分析了我国广告监管的特点,然后中西方进行对比,发现:西方国家的广告监管是以行业自律为主,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等为辅的广告监管模式;中国则是以政府监管为主题,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为辅的广告监管模式。从而提出了我国广告监管的重点——广告信息发布的行政监管。而后着重分析了我国广告信息发布行政监管的现状:1.广告立法不健全,具体就是法律规定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执行难度大;对违法广告的处罚不合理,一到五倍的惩罚金,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缺乏执法依据,随意性较大,罚金的数额也难以确定,现有的依据不合理;广告法相关规定滞后严重,一些规定不能根据社会情况的变化加以更新,适用性受到挑战。2.广告监管机关设置不当,政府职能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3.广告的监管不到位,具体就是,监管的技术手段落后,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差。4.广告的监管成本较高,信息不对称,导致执法的成本上升,前面提到的机构不合理,人员素质低下也导致监管成本居高不下。面对这些问题,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1.健全广告监管相关法律,使法律规定明确、统一,有切实的可操作性;加强对违法广告主体法律责任的追究力度;加快广告法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法律规章体系。2.进行广告监管机构的再造,根据公共组织理论,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辩证关系,来对广告监管机关进行再造。3.加强广告执法力度,加强事前的监管和事后监管,事前监管是防患于未然,事后监管是弥补过错,进行惩罚性教育。4.降低广告监管的成本,进行广告监管机构改革,采用新的监管技术,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利用媒体、群众的社会监督等一系列的举措来降低广告监管成本。笔者希望本文章的研究,能够给我国的广告监管工作以有益的参考,提高我国广告监管的水平,促进广告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