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扬子地区为我国下古生界(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主导区,湘鄂西、渝东地区地处上扬子区东南缘。本文通过运用沉积学、岩石学、岩相学等手段对研究区页岩气地质条件等进行详细研究,预测及评估其勘探开发潜力及前景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物源主要来自上扬子地区北缘的汉南古陆、川北古陆,以深水陆棚、浅水陆棚、斜坡相沉积的黑色碳质页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等细粒沉积物为主;五峰—龙马溪组主要以汉南古陆和川中隆起为物源区,岩性以深海陆棚、浅海深水盆地、斜坡相沉积的一套以黑色碳质页岩、放射虫硅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五峰组富含笔石。两套页岩地层生烃条件较好,优势区主要为石柱、秀山一带,厚度普遍为60—120m之间;主要为I―II1型干酪根;有机质丰度较高,TOC普遍为2.0%—4.0%;有机质演化成都较高,Ro在2%—5%之间,与沉积厚度和埋深及区域热事件有关。储层孔隙为不稳定矿物溶蚀、矿物转化(蒙脱石——伊利石等)、有机质生烃演化形成的片状微孔、粒间微孔、晶间孔等;后期构造运动较频繁,特别是燕山期—喜马拉雅期褶皱隆升对下古生界页岩气的解析和游离气的散失提供了条件。因此,研究区页岩含气量相对Barnett页岩较低,普遍为1-3m3/t。牛蹄塘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3.32×1012m3,可采资源量为0.39×1012m3;下志留统地质资源量为3.95×1012m3,可采资源量0.55×1012m~3。在生烃条件好,构造运动较弱,埋深相对较浅的区域为研究区页岩气勘探与开发潜力地带。